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水務署與理大等成立聯合實驗室 研發供水管檢測機械人

商台新聞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水務署聯同理工大學,以及內地市政排水管道檢測機器人設備商「博銘維技術」,在青衣寮肚路的食水及海水抽水站,成立管道機械人聯合實驗室。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研發適合在本港供水管進行檢測的管道機械人。

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指,香港供水管網設在地下公共設施密集,及道路工程頻繁的環境,難免面對一定程度的爆管及滲漏風險。他說,水務署多年來透過更換修復水管工程等,將食水水管的滲漏比率,由2000年的逾25%,下降至去年約13.4%;署方目標在2030年,將比率進一步降至低於10%,因此必須引入更先進的測漏技術,主動檢測和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黃恩諾又說,傳統的「噪聲檢測」技術,會受背景雜音干擾而影響準確度,署方一直探索適合香港獨特環境的解決方案,指新成立的實驗室,是香港首個專注於管道內部探測技術的聯合實驗室,有望突破現有技術瓶頸,自主開發多功能先進管道機械人技術。

水務署:研發管道機械人 解決本地檢測水管瓶頸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劉啟進指,本地水管有較多彎曲及分支,利用傳統設備檢測,會較難控制準確落點,亦較難到達距離較遠的管內位置。他又說,香港水壓偏高,須確保設備能在運作中的水管中進行檢測。

劉啟進指,署方曾在粉嶺皇后山邨及離島,試用內地「博銘維技術」開發的壓力管道檢測機械人,找出管道漏點,團隊會將現有機械人技術,與香港的檢測管道問題作比較,探討如何改進,以解決本港檢測瓶頸。

水務署與理工大學合作成立管道機械人聯合實驗室 王詩雅攝
劉啟進指管道檢測面對水管彎曲及水壓高等問題 王詩雅攝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