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半錄222宗精神病投訴 平機會形容數字屬「冰山一角」
現今香港精神病污名化仍然嚴重,平等機會委員會今日(29日)推出《如何在工作間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指引,以協助僱主和管理人員了解如何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並僱主提供一些可採取的合理調適措施。平機會數字顯示,由2022年至今年6月,3年半內共收到有關222宗投訴,且有上升趨勢。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形容,投訴數字比起實際情況只屬「冰山一角」,但鼓勵有需要人士向平機會作出投訴,否則「平機會已成立30年,如果到今天都係咁,100年後都無分別。」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表示,平機會於2022年共接獲55宗工作間的精神病相關投訴;2023共有71宗;2024年共有66宗;今年首6個月則共接獲30宗。而此類投訴多為僱用期間及離職時的投訴,因大部分投訴多是投訴人與公司決裂時才會投訴,否則盡量都會希望與僱主溝通。鑑於數字有上升趨勢,平機會認為有必要推出指引去幫助支援精神病人士和提供僱主調適方法。
指引除了解釋《殘疾歧視條例》如何保障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免受歧視和騷擾外,亦包括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自身經歷分享,以及為僱主提供一系列建議及注意事項。指引亦詳細解釋何謂工作的固有要求和合理調適,並附以例子,讓僱主更易掌握如何向僱員提供合適的支援。
朱崇文表示,《殘疾歧視條例》對有精神障礙人士或復原人士同樣受到保障。現時每年與殘疾相關的投訴個案約有500至600宗,以精神病來說每年有數十單投訴,比例並不少,但相對現實情況而言仍是冰山一角。朱鼓勵有需要人士,若遇到相關歧視情況,應主動向平機會作出投訴,直言「法例都已經定咗,你一日唔做(投訴),你呢世都唔會做」,認為社會的對精神病的態度都需要有所改變。
被問及近期發生一宗與前紀律部隊人員患情緒病相關的命案,政府是否可為其僱員提供更多情緒支援,朱則勸喻不要因一單特別案件將精神病患者工作情況「拉埋一齊講」,又稱兩者並無因果關係,對案件不作推測,強調僱主若想挽留人才,應留意僱員在遇到壓力時,可主動了解狀況並提供調適協助。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