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逝世|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嵩壽105歲。半世紀前花光積蓄創立樹仁,終成全港首家私立大學
名人逝世|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現任校長兼校監胡鴻烈傳離世,享嵩壽105歲。他生前致力投身教育,在本港成立樹仁大學,多年來孕育無數名英才,地位崇高,深受景仰。編輯:YK@Medical Inspire|圖片來源:香港樹仁大學
名人逝世|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嵩壽105歲。半世紀前花光積蓄創立樹仁,終成全港首家私立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現任校長兼校監胡鴻烈傳離世,享嵩壽105歲。他生前致力投身教育,在本港成立樹仁大學,多年來孕育無數名英才,地位崇高,深受景仰。胡鴻烈在1920年生於浙江紹興,1942年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任國民政府外交官。及後他與妻子鍾期榮(已於2014年離世)赴法國進修,1952年獲法國巴黎大學頒授法學博士,1954年考獲英國倫敦大律師資格,再回港執業。60年代,胡鴻烈曾通過直選成為市政局議員,關注平民生活議題,並積極推動中文成為官方語言。其後他在70年代更獲政府委任為立法局議員,直至1983年辭職。
捨棄無憂生活,花光積蓄創立樹仁
時間回到1971年,鍾期榮打算創立幼稚園,但胡鴻烈認為當時香港只有兩所大學,學生深造需求殷切,於是放棄大律師身份和衣食無憂的生活,將工作所得的70萬元全數投入創辦大學。當年胡氏夫婦在跑馬地成和道購入一幢3層洋房作為校舍,由鍾期榮擔任校長,開辦文史、新聞、商業、社會社工數個課程。由於當時政府不允許民間學校自稱大學,因此需稱為「香港樹仁書院」,並在1976年獲承認其專上學院資格,更名為「香港樹仁學院」。
節衣縮食半世紀,投入數億貢獻樹仁
為了讓大學好好經營,胡氏夫婦多年來都不辭勞苦、盡心盡力作育英才。二人曾公開表示,創辦樹仁絕非為了牟利,而是為了「樹人」。他們希望透過樹仁弘揚中國文化,在道德修養上勝人一籌。夫妻二人將樹仁的校訓定為「敦仁博物」,勸勉學生積極做人,勿吝嗇善心,且求學需認真,不能馬虎。二人多年來均節衣縮食,將全部積蓄傾注在學校,半世紀以來為樹仁投入了數億元。樹仁在1978年獲政府批出寶馬山土地作永久校舍,惟工程歷經多年,終在1985年落成遷入至今。
獲升格大學,多年夙願終成真
1990年代,樹仁曾有機會轉型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學院,但胡氏夫婦始終堅守四年制的教學理念,最終與良機擦身而過。踏入2000年代,香港政府醞釀修改學制,加上樹仁持續發展,讓正名大學一事漸見曙光。2006年,政府終決定批准樹仁成為本港首間私立大學,獲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
妻逝後兼任校長,曾分享長壽秘訣
胡鴻烈與妻子結縭逾半世紀,惟妻子終在2014年逝世,其後胡鴻烈就兼任校長至今。2021年2月,樹仁大學曾為胡鴻烈慶祝101歲生日,他提及過要健康長壽,就要常常保持活躍。「我相信讓身心保持活力,是長壽的一個關鍵原因。」他更以《論語・述而》第七卷孔子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