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AI系統助處理醫療文書 校內診所試行半年料服務逾1.5萬人
香港科技大學今日(29日)公布,該校的校園醫療中心最近推出由校方科研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療平台「SmartCare」系統,系統具備多語音實時轉換功能,能自動生成醫療紀錄,並可將病人整個診症流程,包括診前、診中及診後跟進的資料整合至同一平台,有望減輕醫護人員的行政負擔。系統更設有「虛擬患者」的功能,可提供模擬診症諮詢及即時AI反饋,日後有望可應用至醫學教育,相關技術目前正申請專利。而科大校園醫療中心應用此系統的先導計劃會為期半年,冀為超過1.5萬名學生及教職員等提供服務。
平台功能包括智能預約及分流,病人可於到達診所前,以文字或語音形式輸入其就診原因、病史及症狀等資料,方便醫護處理長期病患者及病歷複雜的病人,再配合智能分流系統,有助醫護理順病人分流流程。系統亦支援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的實時語音輸入功能,讓醫生在診症期間減少文字輸入工作,由系統自動記錄病人情況。此外,系統亦可自動生成30多種醫療文件,包括轉介信、處方及醫生紙等,同時能夠透過AI聊天系統跟進病人診症後的病況,減輕醫療人員行政負荷。
負責研發該系統的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暨Smart Lab主任陳浩表示,「SmartCare」以科大的AI研究、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MedDr」為基礎。而新平台在處理複雜的醫療查詢、理解醫學圖像及生成詳細的醫療報告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現,可銜接至臨床醫療護理的流程。他又透露,目前系統正以校內診所作試點,但團隊亦正探討與港怡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合作,期望能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
在科大醫療中心執業的註冊西醫、「SmartCare」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鄭毅誠表示,醫生日常診症時,既要處理個別病人的臨床情況,亦要平衡整體診症病人的輪候時間,可助醫生減省診症期間的文書時間。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