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甲狀腺癌治療再進展 健保新增標靶藥物接力治療選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25日02: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王景淵醫師及蔡慧珍醫師分享甲狀腺癌標靶藥物新選擇,期盼患者積極治療,延長治療新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甲狀腺癌是台灣第八大癌症、在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四[1],為國人常見癌症之一,被譽為最溫和的癌症,若能及早發現並透過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整體預後良好、存活率高。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表示,一旦甲狀腺癌病程進展至晚期,癌症復發或遠端轉移,甚至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病人往往面臨「治療選擇有限、經濟負擔沉重、生活品質下降」的三重挑戰。過去即便有一線的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可延緩病情,最終仍難以避免惡化風險,而其他藥物如免疫治療或其他大多數標靶藥物則需要自費,令病友與家庭常陷入長期抗癌的煎熬。

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有一線以及二線的標靶藥物治療,使甲狀腺癌接力治療變成可能。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分享,根據臨床數據,新標靶藥物成為臨床治療的新選擇,為患者帶來持續抗癌的契機。納入健保後,減少患者因經濟壓力而中斷治療的困境,讓病友有機會兼顧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迎向長期控制疾病、重拾日常生活的希望。

甲狀腺癌早期預後良好 晚期或復發病友治療選擇陷困境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表示,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新發生人數為5601人,其中個案數將較於前一年增加近千人,增加逾2成,增幅排名第二[1]。多數人認為甲狀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是相對「溫和」的癌症。病人若能在早期發現,通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即可有效移除腫瘤,病程控制良好,長期存活率高,許多患者甚至能恢復正常生活。這也是為什麼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甲狀腺癌被認為是「預後最佳」的癌症之一。

王景淵醫師指出,部分甲狀腺癌病人會發生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更有大約5-15%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對放射碘治療無效[2],當癌細胞轉移至肺部、骨骼或其他器官時,疾病控制的難度大幅增加,預後相對較差。對這些患者而言,治療選擇變得有限,而標靶治療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

目前健保給付兩種一線標靶藥物,但部分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後對藥物產生抗性,也可能因為接受標靶藥物後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如嚴重的手足皮膚反應、腹瀉、蛋白尿或腎功能下降等症狀而影響治療,面臨停藥或需要自費使用其他標靶藥物的困境。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納入給付,確實可以幫助到病人接受更為完善的治療。

王景淵醫師說:「這類病友往往需要仰賴長期藥物治療控制,過程中若療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導致無法持續服藥,是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戰,也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沉重衝擊。」他強調,許多患者同時背負高額藥費壓力與持續治療的痛苦,可能因經濟因素被迫中斷療程,進一步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如何提供更有效且可近性的治療選擇,成為晚期甲狀腺癌照護中需被解決的課題。

標靶藥物接力助病友迎來轉機 持續接受治療並延長控制病程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分享,有一位七十多歲的男性甲狀腺乳突癌患者,20年前確診後接受手術,卻歷經多次復發與放射碘治療無效。後續雖曾使用一線標靶藥物,仍在近期發生疾病惡化,肺部腫瘤持續增大,甲狀腺球蛋白指數也攀升至千以上。在醫師評估下,他於今年開始接續其他標靶藥物治療,臨床追蹤顯示,該患者腫瘤有縮小趨勢,癌指數也有所下降。治療過程中雖出現手足皮膚反應,影響行走,但透過調整劑量與局部護理,副作用獲得控制。

蔡慧珍醫師進一步說明,雖然病患治療過程中有觀察到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壓、手足皮膚反應以及腹瀉等,但若能透過妥善的臨床照護與適當調整劑量,多數患者的不適症狀可獲得改善,有助於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在控制腫瘤的同時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她強調,標靶藥物的接力治療,為疾病進展的患者提供另一種可能的治療選擇,不僅增加疾病控制的可能性,更幫助患者得到更完善的治療,讓患者與家庭在治療上能獲得更多支持。

標靶藥物接力治療為甲狀腺癌晚期治療開創新局

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頸部腫塊或聲音沙啞等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若確認為甲狀腺癌,早期治療往往能夠獲得良好控制。而對於已走到晚期、甚至歷經多次治療挫折的患者而言,健保新增接續治療的選項,不僅象徵醫療進展,更讓患者不必再為龐大藥費卻步,藉由健保制度的支持,更多患者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接受治療,持續與病魔抗衡,為甲狀腺癌治療開啟新的篇章,也為病友與家庭帶來更多勇氣與希望。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4)。中華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69&pid=18683。
[2] Worden F. (2014).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 6(6), 267–279. https://doi.org/10.1177/1758834014548188

查看原始文章

甲狀腺癌治療現瓶頸?揪出「跨癌別特定基因」,對症用藥更精準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先別慌!醫:9成屬良性 留意3警訊可能是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