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施政報告2025|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住宅物業成交門檻下調至3,000萬 另將加速建設「北都大學城」

BossMind

更新於 09月17日05:16 • 發布於 09月17日05: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宣佈將優化俗稱新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仍需在港投資不少於3000萬元,不過房地產投資額的計法將有所不同,如購買非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由目前的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物業成交價則仍不受限制;如購買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維持1,000萬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業投資會放寬,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

政府亦將會進一步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吸引更多基金來港落戶;證監會積極推動房託基金(REITs)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提高兩地房託基金流動性;亦會配合優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機制,特別是加強與前海和上海合作,為內地私募市場引進更多境外資金。港投公司會通過直接或共同投資,培育具潛力的本地私募及對沖基金機構。

另外,李家超指,香港擁有顯著的專上教育優勢,是全球唯一擁有五間百強大學的城市,因此將加速建設「北都大學城」,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應科大),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萬個個資助學額予本地生,這學額政府會明確維持,不會減少,確保本地生現時入讀資助課程的狀況不變。不過,由於香港各大學深受歡迎,非本地生以自資身分申請人數按年達雙位數增長,因此由2026/27學年起,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加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教育局會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教資會、創科局、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專上院校、海外經貿辦、駐內地辦事處等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由教資會撥款4,000萬元,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教育局亦會牽頭推動專上院校舉辦更多暑期遊學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體驗。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