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TikTok達框架協議 特朗普習近平周五通話敲定細節
中美高層代表團在西班牙馬德里結束一連兩日經貿會談,雙方均確認已就短片分享平台TikTok問題達成框架共識。美方指協議框架涉及將TikTok美國業務轉為美國控制,細節將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周五通話時敲定。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後表示,美方威脅在美國關閉TikTok,促使中方放棄將降低關稅作為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條件。他強調,協議的商業條款將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同時容許TikTok保留其「中國特色」。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另一個推動中方接受協議的因素,是美方發出訊號,若今次未能達成TikTok框架協議,特朗普與習近平今年秋季或無法舉行會晤。
貝森特接受路透社及彭博社訪問時指出,中國談判代表曾就TikTok提出「補償」要求,包括取消特朗普最新加徵及以往的關稅,以及美方的技術出口管制。他表示,美方沒有同意撤銷現有關稅和政策,而只是承諾未來不會實施部分措施,形容「他們得到的只是承諾不會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取消某些事情」。
貝森特並透露,下一輪中美談判可能於11月10日前舉行,即兩國關稅休戰協議期限屆滿之前,並可能延長90天。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則強調,TikTok協議有待兩國元首批准,「不賣就禁」的期限不會無限期延長。他補充,若談判進展積極,美方願意考慮延長11月屆滿的關稅暫緩期。
特朗普在旗下社交平台發文,形容會談「非常順利」,並稱雙方已就一間美國年輕人關注的公司達成協議,被外界普遍視為指向TikTok。他預告將於周五與習近平通話,強調兩國關係「非常牢固」。
中方代表團則表示,雙方就包括TikTok在內的議題進行坦誠及建設性交流,並達成框架共識。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重申,將依法依規開展技術出口審批,強調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和中國企業利益為代價達成協議。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亦稱,中方一貫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中方同意與美方達成相關共識,是因為經過評估判斷,這種共識符合雙方的利益。
TikTok「不賣就禁」的最後期限為9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今年1月維持2024年通過的法律,規定若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未能出售美國業務,TikTok將在美國被禁止。TikTok今年曾短暫停止在美國運作一天,其後特朗普頒令延期75日,至今已延長三次,最新限期即將屆滿。美方官員表示,TikTok剝離字節跳動的協議中,多數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但若未能在限期前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已準備好實施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