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星相

專訪/當西方占星遇見東方宮廟「其實不違和」!星座老師沛倢:你相信有,它就會在

姊妹淘Babyou

更新於 10月15日11:13 • 發布於 10月17日06:00 • 李湘文 綜合報導
星座專家沛倢。(圖/姊妹淘)

「我是一個從小到大每天睡覺都在做夢的人。」星座老師沛倢這樣描述自己的童年。因為有時做了惡夢會需要收驚,吃完飯就被媽媽帶去行天宮,在廟裡跑跳玩耍,晚上回家才能安穩入睡。神明對她來說,是「另外一個靠山」——在怕黑或無助時,那個隨時找得到、能給予支撐的無形長輩。

這樣在香火中長大的經歷,讓沛倢成為一個既懂占星、也熟悉神明的特別存在。

玄學的共通語言

許多人好奇:研究西方占星術的人,怎麼會如此篤信東方的神明信仰?沛倢的回答直白而深刻:「基本上它沒有違和感。」

在她眼中,占星與宮廟信仰的本質是相通的——都在探索人的性格、命運與選擇。「有些星座的人需要信仰與系統的支撐,」沛倢解釋,台灣的宗教文化給人們集體意識的根基,而占星則透過天象解讀個人特質,兩者同樣都能帶來安定感,也都是一種信念系統,「你相信有,它就會在。」

(圖/姊妹淘)

她甚至引用了一句流行語:「科學的盡頭就是玄學。」無論是透過星盤看見自己的課題,或是向月老祈求姻緣,核心都是「自助、人助、天助」——先靠自己努力,再尋求無形力量的推動。

廟宇裡的溫度

走訪各地宮廟的過程中,沛倢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神明也有個性差異。有些月老比較傳統嚴謹,有些更貼近年輕人;有些不囉嗦直接辦事;有些愛聊天、愛看短影片,「3C世界對他們來說也很新鮮有趣。」

最特別的一次經驗,是在錄影時連續得到三次立杯。立杯在傳統習俗中機率極低,被視為神明強烈認可的訊號。當下太專注工作的沛倢,事後才意識到:「這是月老在支持我們推廣的工作。」

這種被神明認可的感受,讓她更確信:無論占星或拜拜,都不是迷信,而是一種與無形力量的真實連結。「去拜月老是一種精神宣示,」沛倢說,「我稟報一位長輩,表明自己願意真心改變、開放心房,希望也能得到一點機運和奇蹟的推動。」

(圖/姊妹淘)

在星象與香火之間

透過《姊妹淘》的「月老連線中」這個節目,沛倢想傳達的核心理念是「飲水思源」與「廣結善緣」。她不強調哪家廟最靈驗,反而相信每段緣分都有各自的機緣,「你如果跟每家月老都有往來,就像各地都有長輩可以幫忙,在你最需要時推你一把。」

對沛倢而言,玄學的共通性在於:它們都承認人生中有些力量超越我們的掌控,但同時也強調人的主動性與選擇。占星告訴你天生的特質與挑戰,神明信仰則在你努力後給予支持。

「這是相輔相成的,」她溫柔地說。在星象與香火之間,沛倢為人們搭起一座橋樑——理解自己,也理解這個充滿神秘力量的世界。

查看原始文章

專訪/星座不只是運勢好壞!沛倢:解盤不是為了讓你焦慮,而是幫你找到面對的力量

姊妹淘Babyou

專訪/走遍台灣各大月老廟!星座老師沛倢:月老不只是尊神明,更是人生的溫暖長輩

姊妹淘Babyou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