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回眸涓涓曲水,談安土與不遷——小思「香港關懷系列」套裝發佈會紀錄

虛詞.無形

發布於 1天前 • 曾繼賢

香港在時代巨輪之中,總讓我們反覆詰問自己與這片土壤的連結,有些人舉家拔除根部,移居外地,有些人卻依然感到自己跟腳下的土地骨肉相連,安土不遷。更難得的是,有人花上半世紀把這個問題放在心頭,香港文學重要研究者小思(盧瑋鑾教授)在散文集《不遷》如是說:「在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是肥沃是瘦瘠,不能苛求了,好歹是自己的土地,算是命中注定,就在這土上一生一世。」

來到202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小思「香港關懷系列」套裝,包括重新增訂的《曲水回眸》(合訂本)、《香港家書》、《香港故事》、《香港書情》、《香港文縱》,並隨盒附贈小思秘藏已久的「小詩」豆本《初見之雪——京都小思集》,復刻1973年手稿原貌,最細小的文字承載著莫大的關懷。新書發佈會在書展期間舉行,以「從安土到不遷——談小思的『香港關懷』」為題,由李孝聰博士、黃念欣博士及劉偉成博士擔任講者,在颱風前夕詳談小思的筆耕與心田。

香港情懷:感恩但還是要發牢騷

策劃「香港關懷系列」的劉偉成認為,此套裝全面呈現了小思在教學、社會教育和寫作研究的成果。他先引述小思對「香港情懷」的定義:「每當我精神游走於香港身世文獻、凌亂歷史碎屑之間時,自然不斷地泛起感恩之念」,認為「香港生我育我」的論調不斷出現在小思的不同文體之中,而且呈現出兩種情緒面向:即使生於戰亂,小思依然感恩香港給予他一個安穩的空間,讓他生活以及從事學術研究;但當他疏理香港的前塵,又會感到今非昔比而發牢騷,後來才發掘到「有名無名的好人好事」,想為香港說項。

近六百頁的《曲水回眸》作為領頭書,劉偉成強調這次重新增訂版所呈現的L型結構:上冊反映小思的成長過程,側重於安土的情懷,是為縱軸,下冊則呈現小思如何以不同角色來改善香港,以矢志不遷的精神耕耘這塊土地,是為橫軸,兩軸由此產生的張力是以往的版本未能所及。更特別的是,上下冊分別附有兩個年表,上冊年表標記生平與創作年份,包含珍貴個人照片和書影,下冊年表則標記學術研究與活動年份,極具研究價值。劉感謝幸得許迪鏘先生和朱彥容老師的幫助,方可完成這個「最清晰最詳盡的小思年表」。

此外,熟讀小思著作的讀者或會注意到,套裝盒上印有佛教法器「魚梆」和雲板的圖案。劉偉成解釋,魚梆是取自《一生承教》的封面,「在日本京都的禪院,簷下會掛著這兩樣東西,敲魚梆是以提醒人要守戒,避免懈怠,敲雲板則提醒人可以放鬆,用於日常作息。盒的下方繪有塵世的種種紛亂,突出了整套書的精神——在守戒和休息的兩個極端之下,我們如何渡過塵世的一些現象。」

親炙小思的反差萌

參與《曲水回眸》訪談計劃團隊的黃念欣指出,計劃早在2014年開始,歷時兩年多,收集逾四十萬字的對話紀錄。「加起來近千七頁的套裝,想必令人覺得,其作者、編者以及讀者都是很有香港關懷的人,但在土地問題,以及大家都書齋成災的情況下,要購入一套小思的精裝、套盒式的書是需要龐大的熱情。但我重看它的時候,又覺得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套書出現。因為終於有一套書,可以將大和小之間的幽微辯證,將盧瑋鑾教授和小思老師結合在一起,而且做到郁達夫所說的『一粒沙裡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散文境界。」

黃念欣經常覺得閱讀訪談錄的門檻很高,「但當你真正跨越到這個門檻後,可以得到一種親炙被訪者的機會,也有一種平等和自由的感受。」她分享師母初次看見小思發表論文演講的印象,是「人仔細細,聲如洪鐘」。她續指:「確實,我們閱讀小思的文章也會感受到這種反差萌,其名作《承教小記》、《路上談》、《香港故事》有種潤物細無聲的親切叮嚀,仔細的世情觀察;其編選的《香港的憂鬱》及《香港文學散步》皆是開風氣之先的香港文學史料的整輯及研究方法,這裡則看到盧瑋鑾教授的身影,而兩者可盡見於《曲水回眸》之中。」

書名「曲水回眸」,典出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曲水流觴」,後來成為習俗,將酒杯放在一曲清溪,供人取飲。黃念欣表示小思曾解釋這習俗與《曲水回眸》的關係,她誦讀引文說:

香港沒有曲水,可是幾十年所親歷社會變遷、人情世俗更替、舊友新知相與、個人受授欣喜,種種人生之流,雖屬涓涓,也夠彎彎曲曲了。此書既屬回憶紀錄,則正合曲水回眸之意。以此為題,足徵雖「俛仰之間,已為陳迹」,但仍能讓我穿透世相,在「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之間,以求反省。

黃比喻讀《曲水回眸》就如參與一場洗滌心靈的盛宴,從中可以靜思到自己也有一段曲曲折折的來時路,也可以從小思的智慧之泉取飲一杯,實屬難得。

以最細微的筆觸承接天命

此套裝的最大亮點,該數隨盒附贈的《初見之雪——京都小思集》,當中百餘首短詩寫於京都,從未發表。劉偉成稱「扭盡六壬、費盡唇舌」,才說服到小思准許出版。負責裝幀的李孝聰回憶,2022年8月的一則短訊開啟了這段故事。許迪鏘聽聞小思想燒掉一本「絕密小冊」,於是提議讓李孝聰留下複製本,小思卻言:「他不喜歡的東西,他不會做。」李孝聰笑言小思既了解他,也不了解他,「他叫我做的,我怎會不做呢?」他聽到「絕密」二字已感到無比好奇,不出一分鐘便答應,打開許迪鏘傳來的掃瞄檔後,更發現事情非做不可。

小冊細如米粒,尺寸僅約5乘6.5公分,卻紀錄了1973年小思在京都的點滴,字裡行間流露對香港與中國文化的深厚情感,彌足珍貴。驚人的是,內裡寫滿了密密麻麻而整齊的字,124首詩無一刪筆,其中長達64字的詩束於5公分之內,身為詩人的劉偉成就笑說:「我寫詩不可能沒有刪筆,可見他視之為一種修為,感應四時天命,反思每日生活,把整首詩先在腦海中成形,才把它虔敬地默寫出來。」

然而,小冊已出現明顯的泛黃和老化跡象,甚至可能滋生黴菌或蟲蛀。儘管小思悉心保存,仍難免部分內頁有污漬與模糊的字跡。若不及時處理,小冊恐因暴露於空氣中而脆化損毀。李孝聰花了兩週考慮,決定維持微黃色調與斑駁感,避免過度漂白而失去歷史韻味。又為契合小思的偏好與風格,封面選用日本「紙之溫度」的和紙,再將毛邊紙手工裁切至5乘7公分,最後逐頁穿線裝訂,以簡樸雅通紙盒包裝,另製作兩款樣書供小思選擇。依小思要求,複製本僅有三冊,分別用以自藏與贈予兩位摯友,過程全程保密。

在劉偉成多年的推動下,小冊終於面世,由朱彥容整理打字,並做成穿線機可製作的最小尺寸。《初見之雪》書名取自《承教小記》首篇,以示小思感應天命的開端,在雪地之中「一心如洗」,看見生意盎然的苔蘚,達到「踏雪尋苔」的悟道境界。

拾荒與開墾:「業農的民族最明白不遷的意義」

來到活動尾聲,黃念欣重申另外四書絕非舊作重印,而是透過新增文章、主題重組與學術增補,全面呈現小思的創作和研究。一方面涉及數位時代的反思,展現小思與時俱進的觀察,一方面重新歸類小思的飲食文章,呈現小思作為「奄尖食家」的細膩書寫,一方面記錄小思在香港結下的書緣及多年來的讀書經驗。

黃念欣直言絕不能錯過《香港文縱》,此書為小思過去研究香港文學的心血結晶,內容涵蓋五十年代以前香港的文化活動,與《香港文學散步》並讀更顯盧氏的個人角度。黃表示曾言《香港文縱》是一本被《香港文學散步》的光輝所掩的學術書,「很多人有自己的文學閱歷,大家都可以有自己一套散步學,但是《香港文縱》的治學方法並非可以輕易承繼。」

沿著目錄摸索,黃認為〈香港早期新文學發展初探〉的「早期」和「初探」這組詞毫不簡單,當中指向香港二三十年代的報章雜誌。斷簡殘片的《鐵馬》與《島上》,又或卷帙浩繁的《大光報》、《循環日報》、《華僑日報》,皆由小思逐頁追蹤翻揭,以至開展了日後的報刊研究的主流。再看〈香港文藝界紀念魯迅的活動紀錄〉也是一開文學史的方法和眼界,黃指出:「作家的行動不等於文學史,但是文學史從此不再只是文本細讀,這篇是五四文學對香港的影響的重要一筆,也補充了內地文學史不太容易看見的魯迅在香港。」另有三篇艱澀的文章是關於香港文學團體在抗戰時期的活動紀錄,黃從中發現那些相似的組織名稱,其實是反映了「政治就是那麼殊途同歸、同源又分流的一回事。」

她從一個研究者的關心角度續說,此次出版可謂「香港文學研究者大滿貫的心願達成」,因為不但是絕版重推,更補添了幾篇名文,如〈「南來作家」淺說〉、〈侶倫早期小說初探〉及〈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另外,原版由黃繼持所撰的經典序也收錄在內,黃念欣特別提到,其中一句「以學術的『客觀性』超越政治因素或意識形態的偏倚」尤其中肯,與小思所說的「研究文學不可以有政治潔癖」形成對照,同時預示了往後香港文學研究的重要走向。

最後,《曲水回眸》的重要參與者楊鍾基教授近來以辛棄疾的〈哨遍.秋水觀〉向「香港關懷系列」致意。詞中以莊子哲理排遣抗金不果的憂憤,當中的比喻令黃念欣聯想到辛棄疾和小思的關係。她希望讀者們可以看見的是,「寫出〈十論〉與〈九議〉的辛棄疾,同樣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辛棄疾;曲水上回眸的學者盧瑋鑾教授,亦是那位推窗初見雪,心靈敏感的年輕小思。」觀秋水或曲水,同是對自身歸屬的關懷。小思曾言,不遷並不浪漫,但不遷的人擁有非凡的勇氣,就如他為這地筆耕半生,相信與香港相遇是最好的年華,並敢言香港命大不會死。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LINE你睇】日本警員「男人心一字馬」招新血奇招引千萬人朝聖

LINE TODAY

婀娜舞姿的貓咪!ジン君 新照引爆 X 平台熱議

阿尼尛 Anima

麥當勞App $30優惠:脆香雞翼、脆辣雞腿包、雙層豬柳蛋漢堡套餐|麥當勞著數情報

明報

深圳-蛇口性價比酒店 吃喝玩樂超方便!

852 FoodVoyage

中年轉型:如何規劃精彩第二人生

癒報 Healpy Post

【加零用】中二兒要求暑假加零用坦白為做1件事 港媽躊躇應否答應

MamiDaily

網上熱話|阿叔M記買麥旋風鬧笑話!講錯要1物令港女爆笑 網民:聽得明都起碼30歲

am730

日本手信實用非食物類推介!日本皇室御用品牌/生飛滋止痛貼片/食滯必備

ELLE HK

外出突收到寵物監視器提醒 愛貓「鏡頭前求救」:房子著火了快回家!

TEEPR亮新聞

許光漢袁澧林新作《他年她日》將上映 昂坪360設纜車電影套票 贏記者會入場券!

am730

貓咪被棄養!忠心「原地等候6年」不肯離去 終於等到奇蹟

TEEPR亮新聞

空心水塔

虛詞.無形

【杭州必買手信-龍井味茶酥】

852 FoodVoyage

著數優惠|麥當勞App $30優惠再度登場!$30歎脆香雞翼/脆辣雞腿飽/雙層豬柳蛋漢堡餐

am730

「你是梁朝偉,但我不是劉嘉玲!」他要的自由妳給不起,50後斷開錯誤關係,不再用愧疚換羈絆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他酗酒、不運動,別等80歲困坐輪椅才悔憾:好好照顧身體,就像照顧還要再住70年的房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從總編輯到「新創菜鳥」,他49歲從零開始學網路…幸福第二人生:我每天都沉浸在學習新事物的喜悅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Pizza Hut全新手工青醬系列 10款全新必勝批/小食低至$24!必試靜岡直送抹茶系列

am730

【LINE你睇】社交平台看圖作文 意外引出民間編劇高手

LINE TODAY

【產檢】懷孕16周產檢發現胎兒沒有大拇指 家人要求終止懷孕 孕婦兩難:不想剝奪小生命

MamiDaily

【韓網熱門】MBTI中的「S」超愛翻看影視劇花絮影片?!

韓星網

【矚目登場】望月推出新口味月餅

Supermami

藝術香港︱姬素孔尚治獻聲 紀念電影配樂大師占士漢納的音樂史詩

am730

香港素食餐廳推介2025!米芝蓮必比登推介/素食文青cafe/浪漫酒館

ELLE HK

【日本廣島旅行2025】原爆圓頂以外周邊景點行程攻略、酒店住宿推薦、香港直航飛機

ELLE HK

這3星座「總是在付出」卻很少被呵護!得到他們細緻的愛,別忘了回報溫柔

姊妹淘Babyou

【幼稚老公】人妻投訴老公好幼稚 BB就出世仲亂使錢 5招讓老公變成熟 多讚賞原來好有用?!

MamiDaily

大貓也需要個虎空間 悠閒泡澡被打擾怒變「追兄現場」笑翻網友

Styletc TW

【女人心事】當媽後朋友消失 難以找到同溫層? 外國媽媽分享3個要素 找到一生摯友

MamiDaily

黑貓霸佔「冷氣黃金位」爽成軟泥 網笑:我也想變成那隻貓

Styletc TW

未來城市:基孔肯雅熱埋身 病毒變異突破宿主 隨全球流動擴散

明報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從《灣區變形記》到否想「常識」——專訪劉志偉教授、程美寶教授

明報

編者話:水的視角

明報

A to Z藝術字典:H-Hyperrealism 超寫實主義

明報

周日話題:以愛為債的教育困局 華人身分與高等教育的未解家鎖

明報

廚房戀愛論:廚師做什麼?

明報

{尋根達人}徐子君 鈎沉中菜館關係網 移美華人家傳食譜有段古

明報

無名周記:二戰結束80年:不完美的正義

明報

街知巷聞:官涌老店退潮 70年雲吞麵家記時代變遷

明報

盤中食事:馬格利煮沙白 韓朝蕨菜乾 下雨天的韓式小菜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