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2025 買樓程序】買二手樓10大程序及避坑攻略

經絡按揭轉介 | 理財教室101

更新於 04月10日07:53 • 發布於 04月10日07:53 • 經絡按揭轉介

人生第一次買樓時,如果對買樓程序不熟悉,沒有朋友或地產經紀幫忙,難免會感到緊張。購買二手樓的程序與一手樓有很大區別。今次經絡按揭將為大家介紹二手樓的買樓程序、流程、成交期、買樓細訂大訂及何時申請二手樓按揭等問題,幫助大家更順利地置業。

【買樓程序2025】買二手樓10大程序及避坑攻略

二手樓的10大程序

  • 網上搵樓及實地視察
  • 準備申請二手樓按揭
  • 正式睇樓
  • 向銀行估價
  •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 委託律師
  • 正式申請按揭
  • 簽署正約及繳交大訂
  • 繳交物業印花稅
  • 收樓及支付佣金

1. 網上搵樓及實地視察

要找出適合自己的二手樓,可以先從大型地產代理網站入手,根據樓價、地區、間隔等情況找出心儀的單位,然後約經紀睇樓。睇樓前要先做網上研究,了解「分區計劃大綱圖」,以及實地了解物業附近的交通設施(如公共交通交匯處、公園、學校等)。

2. 準備申請按揭

決定購買物業前,除非有足夠資金全數支付,否則必須申請按揭。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及入息,以及金管局最新的按揭措施,是否符合供款與入息比率(DTI)。可利用按揭計算機了解負擔能力,或直接與按揭轉介公司查詢按揭計劃及現金回贈。

3. 正式睇樓

地產經紀陪同睇樓時,留意單位內是否有改動或加建,是否有其他人佔用等,影響單位的實際權益。若買入的二手樓包括傢俱、電器等,需檢查是否已列明在合約內。地產代理會為準買家查察單位有無違反建築物條例等事項。

4. 向銀行估價

業主放盤時會開出放盤價,買家需了解該價是否合理,可諮詢地產代理意見或向銀行估價。雖然正式申請按揭程序在簽署臨約後啟動,但在議價階段已可向銀行估價,這樣能確認放盤價是否過高,並確保估價足夠。

5.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雙方商定物業價錢後,需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俗稱「臨約」),一般支付樓價的3%至5%訂金(俗稱「細訂」)。例如樓價為800萬,需支付24萬至40萬訂金。

6. 委託律師

一般買樓程序中,買家及業主需各自聘請律師處理交樓事宜。市面上律師樓收費不一,買家可根據自己的網絡聘請律師,或通過按揭轉介公司尋找熟悉二手樓買賣的律師。買家律師會查閱物業樓契的完整性。

7. 正式申請按揭

申請按揭準備階段,買家應對自身的按揭財務狀況有基本了解,正式申請時需重新審視按揭的注意事項,包括物業估值、利率、還款期、提前贖樓手續費及延遲還款的後果等。

由於每間銀行提供的按揭計劃及批核時間不同,為確保在物業成交期內有銀行批出按揭,建議同時向多間銀行提交申請表。按揭轉介公司可一次處理各銀行的申請。

8. 簽署正約及繳交大訂

簽署臨約後14日內,業主律師會負責正式買賣合約(俗稱「正約」),再交予買方律師處理,簽署時需支付大訂,細訂加大訂為樓價的10%。例如細訂為樓價的5%,大訂則需支付額外的5%。

9. 繳交物業印花稅

政府規定在簽署買賣協議後30日內支付物業印花稅,通常在簽署正約時需同時向律師支付。

10. 收樓及支付佣金

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一至兩個月內收樓,買家需成功申請按揭及簽署貸款合約,樓契存放在銀行。成交日由銀行向賣家支付餘額,買家正式成為業主並取得鎖匙,並向地產代理支付佣金。

正式成為業主後,可開始裝修及為單位購買火險及家居保險。如對二手樓按揭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繫經絡按揭。

購買及睇二手樓前要注意的事項

1) 檢查常見滲水黑點

準買家需了解水位是否有改動,舊樓常見的滲水問題會影響居住環境,甚至需為鄰里負責維修。裝修前應檢查滲水黑點,最好請專業驗樓師進行檢查。

2) 申請加大單位供電電流

香港住宅單位供電通常至少60A,但舊樓或只有30A。若家中有多個高耗電器,可能需向電力公司申請加大供電電流。

3) 舊樓保安系統較簡陋

舊樓的保安系統相對簡單,戶主需注意日常外出時鎖好門窗,建議使用較高質量的門鎖。唐樓沒有升降機,更需留意保安問題。

4) 裝修時的額外費用

裝修或搬運工人可能需收取額外費用運送物料及運走廢料,業主需留意報價及預算。

閱讀原始文章

按揭計算機 | 物業估值 | 比較按揭 | 經絡按揭 | 立即申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