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行飛得多唔代表唔驚 專家教路克服飛行恐懼症
你一年會乘多少次飛機旅行或出差?當你很開心在空中飛翔時,有沒有想過有些人很害怕乘飛機? 原來他們是有飛行恐懼症。但在現今社會中,要避開乘飛機很難,如何克服飛行恐懼症?
CNN近期的報道訪問了紐約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薩爾茨(Gail Saltz)解釋飛行恐懼症(aerophobia)。
飛行恐懼症定義
患者會出現一些身體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出汗、顫抖、頭暈、噁心、呼吸急促、胸痛或嘔吐。他們也會感到恐慌和擔憂,由於恐慌而在最後一刻取消航班,或者決定乘坐長達數小時的火車來避免乘飛機。他們可能選擇不去度假或出差,並反覆向人尋求旅行安全的保證。
這些症狀可能在飛行前一周或在飛機上的任何時間出現。症狀可能會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干擾生活。病情嚴重的人需要尋求治療。
飛行恐懼症的成因
若患者本身有高度焦慮,更可能會患上飛行恐懼症。曾經受過創傷,例如可怕車禍或自然災害,令你感受到生命受威脅。如果父母害怕飛行,孩子也有可能出現同樣情況。
薩爾茨表示,有時候出現飛行恐懼症與飛行本身無關。有時候時人害怕被困在空中封閉的空間,無法出來,這可能是對身處高處的恐懼,對暈動和嘔吐的恐懼,對傳染病的恐懼,或是對起飛、降落、雷暴或湍流的恐懼。
如何克服飛行恐懼症?
當你出現恐慌時,冥想、漸進式肌肉放鬆和10分鐘的有節奏深呼吸,可幫助紓緩焦慮。用鼻吸氣,數到5,忍住呼吸1至2秒,然後嘟起嘴唇呼氣,數到7。你也可以試試觀看或聆聽能讓你放鬆的東西來分散注意力,以擺脫焦慮的想法。如果患者與其他人一起旅行,可與他們討論自己的想法。
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暴露療法,就是讓自己暴露在可怕的情境中,嘗試阻止這些焦慮反應出現。治療師會指導病人一些放鬆技巧來控制焦慮。隨著時間過去,病人會對觸發飛移恐懼症的因素變得麻木。治療師也會以虛擬情境來為病人治療。
有些人可能會想,「雖然飛機事故很少發生,但我永遠不知道我是否遇到災難」。應該如何處理這種想法? 薩爾茨表示,雖然這些是非理性的恐懼,但生活中很少是真正零風險。我們每天四處走動,也會有風險。我們也可以理性地處理,如擔心過馬路會出事,我們就小心過馬路。就像乘飛機,我們可以選擇有信譽的航空公司。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