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幸福家庭】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地成長 快看看家中是否具備這6個「幸福家庭」特徵

MamiDaily

更新於 10月31日11:00 • 發布於 10月31日07: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但在現代生活裡,許多家長常誤以為「讓孩子擁有越多,就代表越幸福」。玩具越多、課程越多、衣服越漂亮,好像就能換來孩子的笑容。然而,心理學家提醒:真正讓孩子感到快樂與安全的家庭,並不在於物質有多豐富,而是家中是否充滿愛、穩定與理解。

暑假雖要過得充實,亦毋忘親子相伴的時間

Photo from MamiDaily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Dr. Sasha Hall與美國臨床心理學家Dr. Stewart Pisecco共同指出,一個「幸福家庭」的關鍵在於情感連結、規律生活與穩定的情緒支持。他們總結出6個最常見的「幸福家庭特徵」,幫助父母檢視自己家中是否也具備這些關鍵元素。

6個最常見的「幸福家庭特徵」,幫助父母檢視自己家中是否也具備這些關鍵元素

Photo from MamiDaily

1. 愛是不設條件的

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來自於「無論我表現如何,爸媽都仍然愛我」。Hall博士指出,父母若經常說出「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會讓孩子誤以為愛是需要被「表現」換取的,這樣的關係會削弱孩子的自信與安全感。

她建議,父母可以在設下界線時,仍明確表達愛與接納,例如:「我不贊同你這樣做,但我依然愛你。」讓孩子理解,規則存在是為了保護,而不是懲罰。

2. 規矩明確才有安全感

Pisecco博士指出,孩子挑戰規則是成長的一部分。若父母在原則上搖擺不定,孩子反而更容易焦慮。

他建議家長在訂下界線時,應事先想好應對方式,並保持一致。「孩子會測試父母的底線,但當大人冷靜堅定地維持規則時,孩子其實會感到更安心,因為他知道這個家是有秩序的。」穩定的界線不僅能讓孩子學會自律,也讓他明白尊重他人與遵守約定的重要性。

家長在訂下界線時,應事先想好應對方式,並保持一致

Photo from MamiDaily

3. 父母有著穩定的情緒

家庭是情緒流動最頻繁的地方,而父母的情緒往往會影響整個家的氛圍。Hall博士指出:「父母是家庭的情緒錨點,當大人的情緒穩定時,孩子也會感到平靜。」

Pisecco博士補充,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父母可以試著先「說出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是因為輸掉比賽而難過。」這樣的情緒辨識能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也更願意傾聽。與其急著糾正,不如先連結。孩子感受到被接納時,反而更容易改變行為。

4. 有著規律的生活

孩子在穩定的日常中最能茁壯成長。Hall博士指出,固定的生活節奏——像是準時吃飯、睡前例行活動、早晨準備的流程——都能幫助孩子建立預期感,減少焦慮。

Pisecco博士也建議:「家裡的每樣東西都應該有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到處堆放。整潔與秩序能幫助孩子理解世界是可預測的。」當家庭有了節奏,孩子自然能感受到穩定與安全,父母的壓力也會跟著減輕。

孩子在穩定的日常中最能茁壯成長

Photo from MamiDaily

5. 具體的讚美

許多父母知道要讚美孩子,但方式卻往往太籠統。Pisecco博士提醒:「比起說『你真棒』,更具體的讚美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做對了什麼。」

例如:「你回家就把書包收好,真貼心。」這樣的表達能強化正面行為,也讓孩子有成就感。當孩子被肯定的細節越清楚,他的良好習慣也會越穩定。

6. 創造屬於家人的「連結時光」

幸福的家庭並不是沒有爭執,而是能在混亂中找到連結。Pisecco博士建議,父母應定期安排屬於親子間的「專屬時光」,不必太長,也不需奢華。

「這段時間應該由孩子主導,不是父母用來說教的時候。」他強調,無論是一起畫畫、散步還是聊天,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活動,都能強化彼此間的情感連結。

Hall博士補充:「一起吃飯、說故事、分享一天的心情——這些看似平凡的時刻,其實構築了孩子心中『家』的意象。」這種「我們是一體」的感覺,正是幸福家庭的核心。

幸福的家庭並不是沒有爭執,而是能在混亂中找到連結

Photo from MamiDaily

延伸閲讀:

【記憶法】唔使再死背爛背!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輕鬆將短期記憶變長期記憶

延伸閲讀:

【教養】孩子不聽話?可能父母用錯了方式表達 3個必學溝通方法 讓孩子主動配合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升小】全港 50+ 間小一「零測驗考試」小學名單 助子女愉快銜接學習

MamiDaily

【ADHD】坐不住、做事慢=ADHD?認識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徵狀 3個方向有效改善問題 及早把握訓練黃金期

MamiDaily

【婚姻】「七年之癢」已經Out! 婚姻「五年魔咒」更致命 要保住婚姻首先要學識好好吵架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