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生理期】生理期迷思: 經期期間肆無忌憚 大吃大喝不會胖?

高燒 Gofever

更新於 2024年08月30日11:15 • 發布於 2024年09月09日02:00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減肥是永遠的課題,尤其對女生來說更是特別困難;除了因為生理結構,脂肪比例比男生高之外;亦因為每月的生理期週期影響,生理和心理變化而變得難以輕鬆減磅。但是坊間亦有說法表示,因為經期時的荷爾蒙變化和所需體力比較多,所以女生在這期間即使肆無忌憚地大吃大喝也不會發胖。究竟這只是傳聞還是事實?下文將為讀者一一拆解!

為什麼女生會有經期?

女生因為生理結構中的生殖系統變化所以會有有月經是。每月到了某時候女生的身體就會在生理上準備發生懷孕的可能。這個時期的女生卵巢會釋放出一枚卵子;即大家經常說的排卵期。子宮內膜就會準備著迎接受精卵,若卵子沒有受精就會排出體外。同時,子宮內膜是一層組織;它在每月週期中都會為受精卵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而增厚。如果懷孕沒有發生,子宮內膜亦會被排出體外,這就是月經。

每個女性月經週期的長度和發生的時候因人而異。總的來說,女性會有月經是為了準備懷孕,並在沒有懷孕時清除子宮內膜。生理期是女性生理上的正常現象。

女生經期四階段

女生從準備經期到經期完結可大概分為四階段;月經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黃體期。

月經期

月經週期的第1階段,子宮內膜會脫落並排出體外,狀況一般持續3至7天。女生在這階段有機會出現貧血、虛弱的狀態。

伸延閱讀:【月經防漏】網傳一張紙巾防漏M大法獲一眾網民推薦!醫生指隨時有機會增加感染風險

卵泡期

月經期卵巢會開始釋放卵子的準備;同時,子宮內膜也會開始增厚以準備迎接受精卵著床。卵泡期的長度因女性而異,通常持續約10至14天。這時期的女生代謝率是最快的,可以把握減肥黃金期運動。

排卵期

這階段的卵子會被釋放出來進入輸卵管。排卵通常在卵泡期的中間發生,即月經週期的第14天,但這也因個體而異。在這個階段,女性有最高的受孕機會;另外代謝亦會開始趨於平穩,但食量也會逐漸變大。

黃體期

月經週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卵巢中的黃體組織開始分泌荷爾蒙,以支持子宮內膜的生長和準備受精卵的著床。如果沒有受精卵著床,黃體組織會逐漸退化,荷爾蒙水平下降,進而引發下一次月經的到來。女生會容易出現情緒起伏、吃不飽、嗜甜以及水腫狀況。

伸延閱讀:【月經】快收藏!月經減肥全攻略

生理期 = 可以放肆任吃?

月經是不會影響女生的基礎代謝率;故此,身體熱量消耗會在生理期期間變多是錯誤的說法。很多女生之所以會在生理期期間有變輕了、看起來瘦了的錯覺是因為身體在生理期之前的水腫現象消退了。

有效的生理期減肥法

雖然生理期不會影響女生的基礎代謝率,但卻會影響食慾!女生在期間亂吃很容易會不小心胖了一圈!建議還是要保持均衡飲食;在不同階段配合不同營養,以免因荷爾蒙影響而吸取額外熱量和糖分。尤其排卵期,食慾會變得特別大;建議可以適時輕斷食,並減少澱粉攝取量,以椰菜飯、地瓜等替代白飯和麵食。想要飽腹感又健康亦多攝取蛋白質和蔬菜。另外,黃體期會特別嗜甜,身體也會較水腫;可以選擇吃香蕉、玉米、菠菜、木耳等食物補充鉀和鎂的同時,更有抑制嗜甜、舒緩情緒和消水腫效果。

運動方面,女生身體在月經期會比較虛弱,不建議進行激烈運動。等到代謝黃金期,就可以多做如快步走、游泳、跑步、有氧舞蹈和爬山等有氧運動以達到雙倍瘦身的效果。

#高燒生活 #女性健康#健身減肥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新手爸媽必看!女嬰腳趾遭頭髮纏繞險壞死 醫說明「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台灣健康醫療網

跌倒後恐患腦退化?醫生教4招逆轉認知障礙

am730

全球肝癌病例2050恐翻倍 研究籲強化防治飲酒等風險因子

VOCO News

得過帶狀疱疹也可能再復發 醫籲:疫苗接種是防治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近年大麻濃度提升 10 倍,罹精神病風險高安非他命近 4 倍

Heho 健康(台灣)

高血壓藥要食一世?醫授6種有效生活形態改變法

am730

肝指數正常就沒事?一張表算出B肝帶原者的肝癌風險

康健雜誌

獨步全球!台灣「臨床AI驗證中心」如何將AI煉成全能醫師,走向全世界?

康健雜誌

連 5 年近千人遭蛇吻!8 月高峰注意「5 要 5 不」原則

Heho 健康(台灣)

不開胸也能切腫瘤 她靠「1手術」切除胸腺瘤三天就出院

台灣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NOW健康(TW)

泡澡泡出「浴缸毛囊炎」?醫:洗前必做1動作、洗超過15分鐘更乾燥

康健雜誌

小麥的健康筆記/騎車別穿夾腳拖!專家爆:腳跟斷了救不回

中天新聞網

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中天新聞網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新聞網

食太飽肚脹胃痛不適?營養師教3招極速紓緩脹氣

am730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TW)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新聞網

滷味控注意!營養學專家揭「內臟類」普林密度最高恐傷腎

中天新聞網

子宮鏡手術再進化!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啟用 助提升處置效率與安全性

台灣健康醫療網

從小護心理、用AI診療! 臺灣精神健康「六大政策」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NOW健康(TW)

113 年管制藥品違規率 1.93%,疾管署:管制藥品濫用將成毒品

Heho 健康(台灣)

當我塑膠?微塑膠顆粒入侵人體 恐致腎臟、心血管病變

中天新聞網

火龍果吃紅還是白?醫:依身體需求「這樣選」最健康

am730

萬筆健檢數據示警!洪育忠醫師:骨質疏鬆已成「不分齡」的沉默流行病

Heho 健康(台灣)

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群 「1治療方式」助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膝關節手術後遺症!婦「半月板不見」醫揭解方:異體移植

中天新聞網

現代女性不到40歲就出現更年期徵兆? 中醫揭兩大元凶

NOW健康(TW)

57歲沈玉琳B肝帶原疑患猛爆性肝炎 醫:死亡率達7成

中天新聞網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白內障逆轉戰 公開「抗白」心路歷程

NOW健康(TW)

喝咖啡能提升運動表現嗎?掌握時機與劑量才有效

台灣健康醫療網

「花生+可樂」在英國走紅 復古吃法引爆網友論戰

VOCO News

25歲男天天「麵包配拿鐵」當早餐 健檢驚見糖尿病前期

中天新聞網

沈玉琳猛爆性肝炎住院 醫示警:保健食品恐致肝中毒

中天新聞網

最毒蔬果TOP12出爐!草莓排第2 冠軍「菠菜」餐桌超常見

中天新聞網

女膝蓋術後半月軟骨消失 異體移植重新找回膝關節功能

NOW健康(TW)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她辭職照顧父親,50歲被嫂轟不工作「要我老公養一輩子?」辭職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先思考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