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嶺大積極研發AI反詐騙技術 劉智鵬倡將非遺融入生活長期發展
嶺南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處長、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接受新城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分享大學產學研合作成果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發展方向。他強調,大學應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經濟動力,並透露嶺大正積極推動AI、環保科技及反詐騙技術等應用研究。
劉智鵬在本台節目中表示,香港的大學已在產學研方面取得進展,如嶺大研發的AI電話接聽系統,可協助政府部門及企業處理大量查詢,提升效率。此外,嶺大亦開發反詐騙技術,應對學歷造假問題;另外為了防止面試者通過AI造假,校方亦會通過護照核對、嘴型檢測等方式辨別身份。
談及非遺方面,亦兼任為「非遺六月」主席的劉智鵬提到,香港的非遺文化既有中華傳統根基,亦具本地特色,如港式奶茶、凍檸茶及旗袍等,均能吸引旅客。活動期間,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城市合作,邀請江西等地的非遺項目來港交流,並舉辦「非遺雅宴」,推出十圍特色菜式,引起飲食界高度關注。
他建議,未來可將非遺活動常態化,如在不同月份舉辦主題展覽,並考慮將大型活動移至啟德等場地,擴大規模。他亦強調需培養年輕傳承人,目前嶺大與賽馬會合作推動「非遺傳創」計劃,在中小學開展工作坊,讓學生親身體驗傳統工藝。
他又指,非遺文化要長期發展,需商界支持。他舉例,深圳已成功將非遺商業化,香港可借鑒其經驗,在PMQ、中環街市等場地推動文創產業,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談及教育問題,劉智鵬認為現行DSE制度對學生壓力過大,尤其是中文科要求較高,建議適度調整。他呼籲家長降低期望,尊重子女興趣,「讀歷史、哲學或體育同樣有出路」,並提倡高中課程減少核心科目課時,讓學生有更多空間選修歷史等學科。
在歷史教育方面,他樂見近年學生對本土歷史及非遺文化的認識提升,但仍需加強體驗式學習,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結合,增強學習趣味性。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8 月 17 日,中午12時 – 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
民生無小事|林振昇促監管破欠基金 梁振華指兩餸飯擴張擠壓茶餐廳生存空間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以及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接受新城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分享勞工及飲食業的最新情況。林振昇指,現時傳統大型食肆經營困難,加上外勞輸入增加,恐加劇本地工人就業壓力。
林振昇在本台節目中表示,本港整體失業率為3.5%,但餐飲業達6%,建造業更高達6.8%。林振昇憂慮,若經濟未改善,失業率可能進一步上升。他呼籲政府為補充勞工計劃設人數上限,並與失業率掛鉤,避免外勞過度輸入影響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林振昇強調,若傳統行業持續萎縮,政府需加強培訓,協助工人轉型至新興領域,以應對勞動市場結構性變化。
當談及公司結業時需動用破欠基金,林振昇則表示,基金去年批核申請達4,671宗,較五年前暴增近一倍。他認同基金有助保障員工權益,但需防範僱主濫用,例如倒閉前轉移資產後另開新店,或刻意拖欠薪金逼使員工申請基金。他建議政府加強抽查,並與商業罪案調查科合作把關。
至於飲食業的具體情況方面,梁振華表示,4至9月為傳統中式酒樓的淡季,其中近幾個月也沒有婚禮擺酒,形容今年更是踏入寒冬;又因現時香港的出生率低,小朋友減少,加上正值暑假,較多家長帶子女北上消費或者回鄉,較少到酒樓消費,導致食肆經營艱苦。
他又認為這種趨勢會仍然持續,因中式食肆地方大、人手多,所以面對的租金壓力,員工的薪金壓力非常大,他舉例以前中式食肆成本人工約佔30%至32%,租金約佔10%至15%,購貨約佔30%至35%,而現時人工方面飆升至40%,租金則升至20%至25%;又因生意減少導致現金流短缺,食肆無法現金周轉最後被逼結業。
當問及不同形式餐飲之間是否有影響時,他表示,茶餐廳與兩餸飯均較平民化,由於兩餸飯的興起,搶佔了茶餐廳生意,茶餐廳亦因應情況推出較便宜的套餐餐品,便形成一個連鎖的惡性競爭關係。他又提到,兩個月前兩餸飯的注冊數字約為800至900間,他估計現時或已超過1000間。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8 月 10 日,中午12時 – 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