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施政報告】擴展$100印花稅至600萬物業的建議?深入解析最新諮詢消息及各界反饋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9月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各界對此報告的意見和建議已開始陸續提出。本文將深入探討2025年施政報告的最新消息以及各界的建議,特別是關於印花稅的調整和樓市的發展。
A) 施政報告2025:地產建設商會的建議
地產建設商會的立場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商會已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長達6至7頁的樓市政策建議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點:
放寬$100印花稅的徵收門檻
當前,只有成交價在4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才適用$100印花稅。商會建議將此上限提升至600萬元,以減輕首次置業者的財務負擔。梁志堅指出,雖然目前最高印花稅率為4.25%並無異議,但考慮到地價的回落和建築成本的持續高企,放寬印花稅的門檻將有助於樓市回暖,並支持經濟復甦。他預測,隨著樓價逐漸回升,預計在年底之前樓價將上漲約4%至5%。
放寬投資移民的置業限制
現行的投資移民計劃要求至少3000萬元的投資,其中最多1000萬元可通過購買非住宅物業或5000萬元以上的豪宅計算。商會建議允許將住宅物業的購買金額納入投資額度,最高上限提升至2000萬元,旨在吸引更多中產階層參與市場,並對首次置業市場的影響有限。
B) 各界建議的綜合分析
(1) 自由黨的提議
自由黨建議政府向本地居民發放2000元的電子消費券,以支持餐飲、零售和服務業的復甦。他們還提議減少政府物業租戶的租金一半,以幫助中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此外,自由黨呼籲延長中小企業的「還息不還本」還款期,並加強與內地的合作,推動過境便利,吸引更多遊客。他們還建議成立中產階層的專門委員會,以了解和支持中產階層的需求。
(2) 民建聯的觀點
民建聯則倡議設立「購房資金通」和「購房互聯互通」,建立一個資金池供兩地人才跨境購房,初步規模建議為100億至200億美元,運作方式類似金融「互聯互通」的閉環。此外,他們建議放寬中小企業上市的門檻,優化人才來港計劃,並降低投資移民的購房門檻,由5000萬元降至3000萬元或以上。
(3) 學術界的見解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指出,公屋是香港最大的社會資產,總價值達數萬億元,但由於租戶僅擁有使用權,這些資產未能有效釋放。他主張重新推動租置計劃,讓數十萬公屋家庭能以可負擔的價格購買樓宇,將房屋的價值轉化為個人財富,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
(4) 經民聯的建議
經民聯建議在北部都會區的指定地區,對新註冊或遷入的企業首五年免徵利得稅。他們還提出延長「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的「還息不還本」措施,並建議金管局及銀行為受貿易戰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還款的寬限和彈性安排。此外,他們呼籲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特別貸款,以支持企業開拓新市場,並推動恆常化「新生嬰兒獎勵金」。
(5) 勞工界的呼聲
勞工界則建議立法設立平台工作者的第三身份,涵蓋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並要求平台公司為這些工作者繳納強積金及工傷保險。他們還建議將「破欠基金」的保障擴展至強積金僱主供款部分,以保障打工仔的權益。此外,勞工界呼籲調整「優化計劃」,恢復對部分外勞輸入的限制,設立暫緩機制和罰款措施,以加強監管,避免濫用。
(6) 鄉議局的提議
鄉議局則建議將$100印花稅的物業上限從4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以便涵蓋更多的物業類型,進一步促進樓市的活躍。
C) 施政報告2025常見問題解答 (FAQs)
Q: 施政報告2025的發佈日期是什麼時候?
A: 施政報告2025的發佈日期為9月17日(星期三)。
Q: 施政報告2025會派發現金嗎?
A: 自由黨建議向本地永久性居民每人派發2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這些券可在餐飲、零售及服務業的本地實體店消費。
Q: 施政報告2025的懶人包何時會更新?
A: 經絡按揭將在施政報告當日持續更新相關資訊,請大家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