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愛吃飯也能護血糖?醫揭澱粉秘密:壽司飯勝熱Q白飯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8月19日03:56 • 發布於 08月19日05:56 • 楊依嘉
愛吃飯也能護血糖?醫揭澱粉秘密:壽司飯勝熱Q白飯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同樣是吃澱粉,有時候吃完就覺得血糖飆很快、整個人昏昏欲睡;但有時候卻能撐住,不會太累?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指出,澱粉不是壞東西,關鍵在於「種類和吃法」。如果挑對澱粉、搭配正確習慣,不只血糖會更穩定,連腸道、肝臟和腦袋都有幫助。

澱粉不是壞東西:直鏈 vs. 支鏈差很多

白飯、麵條、芋頭、地瓜,本質上都是澱粉。但澱粉並非單一種類,而是分成兩種:

  • 直鏈澱粉 :結構像長長的繩子,消化慢,血糖升得比較穩。
  • 支鏈澱粉 :結構像樹枝,消化快,血糖容易飆高,但口感Q彈。

很多人以為澱粉都一樣,其實差很多。研究發現,直鏈澱粉比較不容易被分解,能減少血糖飆升。換句話說,澱粉的分子結構,就決定了你的血糖曲線。

張家銘提醒,不必完全戒白飯,可以選擇 高直鏈澱粉的米種,或混搭糙米、燕麥,兼顧口感和健康。

什麼是「高直鏈澱粉」?

一般常見的穀物,例如白米、小麥、馬鈴薯等,其澱粉通常約有20-30%是直鏈澱粉,其餘為支鏈澱粉。而高直鏈澱粉,就是直鏈澱粉含量遠高於這個比例,通常超過50%,有些甚至可高達70%以上。

直鏈澱粉因結構緊密,消化速度慢、升糖指數(GI)低,更能讓血糖穩定。有研究指出,高直鏈澱粉消化度較低,因此每克熱量大約 2.4~2.9 大卡(相較於一般澱粉約 4 大卡)。

直鏈澱粉+抗性澱粉是關鍵

直鏈澱粉不等於抗性澱粉,但含量高的食物,確實能增加部分抗性澱粉比例。張家銘解釋,有些澱粉不會在小腸被完全分解,而是跑到大腸,成為「抗性澱粉」。它是腸道好菌的食物,能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可幫助:

  • 抗發炎
  • 降膽固醇
  •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生活中這樣吃澱粉:

  • 冷掉的壽司飯、馬鈴薯沙拉
  • 隔夜飯再加熱

這些「放涼再吃」的小技巧,就能默默改變腸道環境,養出更多好菌。

抗性澱粉的食物來源

除了冷飯、冷馬鈴薯之外,研究顯示以下食物也含有較多抗性澱粉:

  • 全穀物(燕麥、糙米、大麥)
  • 未成熟的綠香蕉
  • 豆類(紅豆、綠豆、扁豆)

糖尿病患體內隱形電池品質差 血糖易不穩

澱粉分解後的葡萄糖,會先被存成「肝醣」,大部分放在肝臟和肌肉裡,就像一顆顆小電池,隨時供應能量。

不過研究發現,糖尿病人的肝醣結構容易變脆弱、鏈長異常,電池品質差,血糖自然不穩。常見的降血糖藥二甲雙胍,其實除了降血糖,還能改善肝醣結構。這提醒我們,糖尿病治療不該只盯著數字,也要看肝醣是否健康。

異常的肝醣:癌症與腦部退化的隱憂

肝醣異常,影響不只在糖尿病:

  • 肝癌細胞:肝醣顆粒更快分解,變成「一次性電池」,讓癌細胞隨時搶能量。
  • 拉福拉症 (Lafora disease):這是一種罕見腦病,肝醣鏈異常延長,導致癲癇與腦部退化。

張家銘強調,這些研究都在提醒,肝醣並非單純的儲能工具,而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重要關鍵。

醫師小叮嚀:吃對+動對,肝醣才會穩

張家銘強調,平常要顧好肝醣,不是多吃糖,而是靠運動:

  • 規律的快走、慢跑
  • 重量訓練

都能讓葡萄糖乖乖存成健康肝醣,不會讓血糖大起大落。

張家銘建議:

  • 白飯不必戒,但要聰明選澱粉,搭配全穀類。
  • 偶爾把飯菜放涼再吃,增加腸道好菌。
  • 維持運動習慣,讓肝醣電池持久。

諮詢專家: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
資料來源:Molecular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tarch and glycogen: Impact on health.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5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減肥還是可以吃澱粉!選對這種澱粉能預防慢性病

Heho 健康(台灣)

低碳、高碳飲食會比較短命?書田醫師洪建德:選對澱粉更重要

Heho 健康(台灣)

3322飲食法可以「靠自然」排毒?醫師:並不適合每個人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