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歐亞紀錄片週開幕 探索多元社會議題 以影片力挺烏克蘭
歐洲聯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與百老匯電影中心合辦第四屆《歐亞紀錄片週2025》。由7月22日至8月10日,此活動將上映15部發人深省的歐洲紀錄片,作品分別來自比利時、捷克、德國、愛爾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波蘭、葡萄牙、芬蘭、瑞典等歐盟成員國,以及瑞士和烏克蘭。同時,還將呈獻五部來自阿富汗、中國、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和蒙古的亞洲紀錄片。這一系列紀錄片深入探討多項主題,包括環境保護、人權、LGBTIQ+權利、長者照顧、性別平等,以及面對戰爭的堅韌精神。
《歐亞紀錄片週2025》將以芬蘭紀錄片《森林保衛戰》作為開幕電影。此片榮獲芬蘭尤西獎最佳紀錄片及最佳攝影獎,講述一群充滿熱忱的年輕環保行動者,在經濟與政治壓力下努力保護芬蘭古老森林的故事。
為強調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歐亞紀錄片週2025》特別選映一部震撼人心的烏克蘭紀錄片《有種堅瓷叫烏克蘭》。此片榮獲辛丹斯電影節美國紀錄片競賽評審團大獎,並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影片聚焦三位藝術家在俄羅斯殘酷入侵下,選擇留下堅守的故事。此外,法國紀錄片《看我今天怎麼戰》透過一位年輕聾啞人士的獨特視角,呈現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震撼畫面。
《歐亞紀錄片週2025》的選片包括多部觸動人心的作品,藉此描繪在戰爭或生存挑戰中個體的生活。例如,《她的漫活日常》跟隨敘利亞為數不多的女性漫畫家之一,描繪她在戰火紛飛的國家如何掙扎求存;《說出他們的名字》以倖存者和種族主義襲擊中失去親人的家庭視角,揭示右翼恐怖主義的嚴重影響;《黨的大導演》重構荷蘭納粹黨電影部門負責人的故事;奧地利作品《烈火圍城》聚焦2020年貝魯特爆炸事件的倖存者生活;《寫不得夏娃》記錄一家三代阿富汗婦女為自由奮鬥的歷程;《Punk到盡頭便是酷》記錄馬來西亞一支酷兒龐克樂隊成員選擇的不同人生道路;《街上眾聲喧嘩》觀察哈薩克斯坦新興的民權運動,展現那些渴望變革的聲音。
除此之外,本屆活動亦聚焦一些細膩的個人故事,揭示當代社會的真實現況。愛爾蘭作品《忘記和記》講述藝術家的母親與阿茲海默症搏鬥的經歷,探討記憶的脆弱;西班牙的《獸父這一家》探討覺醒的新一代如何面對性侵兒童的祖父;《逐水飄流》中四位來自葡萄牙移民家庭的女性視角,結合「美人魚」作為隱喻,反思多重身份與歸屬感;瑞典史上最賣座紀錄片《最後老竇》與退休父親進行一趟幽默又溫暖的公路旅程;《流離之驅》細述「醫療旅客」遠赴他國尋求墮胎、人工受孕或安樂死的故事;《直男脫單大作戰》觀察三位單身男士的尷尬戀愛嘗試,反映中國一孩政策下的長遠社會影響;《夜狼來了》描寫蒙古夫婦的出逃,呈現游牧民族的命運;「華沙電影學院紀錄短片精選」呈獻八部由年輕創作人拍攝、極具震撼力的短片作品。
《歐亞紀錄片週2025》邀請部分導演親臨香港出席映後座談會,鼓勵文化交流,包括德國導演Marcin Wierzchowski的《說出他們的名字》、意大利導演Giuseppe Galante及其《穿越時空的發現號》的Lisca Bianca計劃主席Elio Lo Cascio。此外,捷克導演Petr Šmělík的《捷克愛的故事:平面設計篇》亦將舉辦線上映後談。
歐亞紀錄片週2025
日期:2025年7月22日(二)至8月10日(日)
地點:
- 百老匯電影中心(九龍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
- PALACE ifc(香港中環金融街8號國際金融中心商場一樓)
- PREMIERE ELEMENTS(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圓方商場火區2樓2130號鋪)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