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新垃圾桶礙回收者執膠樽 程展緯:應支援而非懲罰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更新於 2024年01月20日06:53 • 發布於 2024年01月20日06:53 •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垃圾徵費料於8月推行,政府於去年底測試新垃圾桶,新桶設計包括洞口改為垂直橢圓形,並增加側門便利工人倒垃圾。一直關注垃圾桶設計、曾任港鐵站清潔工的藝術家程展緯向《獨媒》表示,垃圾桶上鎖令回收者難以撿拾膠樽回收,質疑環保署打壓回收者,有違減廢目標。另外,新桶設計內膽桶較細,垃圾容易滿瀉,工會引述工友指要「清多幾轉」,形容「得不償失」。

2023年11月起,環保署聯同食環署和康文署推出470個新垃圾桶作實地測試,為期一年。新桶頂改為圓身設計,洞口轉為垂直橢圓,內外桶均設有掩門,煙灰缸可獨立抽起,減少提舉動作,而桶門將會上鎖。此前,政府在2016年曾成立俗稱「桶改會」的「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改造督導委員會」,檢討垃圾桶分佈和設計,並在2020年展出新垃圾桶設計,但改良後延至近月才實地測試,環保署指推出垃圾桶時間表不用配合徵費。

DSC_6028


程展緯拍攝新垃圾桶的照片。

可回收物品常被丟棄 靠回收者或清潔工撿拾

程展緯表示,垃圾桶上鎖增加回收者撿拾膠樽的難度,不利減廢。他指可回收物品常被丟棄到垃圾桶,全靠回收者或清潔工撿拾,再送到「綠在區區」,對回收率功不可沒:「我當每日幫你做兩成膠樽回收。呢啲其實『綠在區區』大戶嚟。」他續指香港很多「假」回收,意即回收品因不乾淨而報廢,回收者以此維生,反而會沖洗膠樽,或起碼倒掉飲料。

DSC_6044

程展緯指「我哋好多時候淨係關心掉垃圾嗰刻,好少關顧掉完之後」,認為垃圾桶作為公共物,大家有份,但今次設計卻忽略了回收者處境。他指70年代「垃圾蟲」宣傳是教人正確扔垃圾入垃圾桶,今天則是推動減廢運動,包括源頭徵費和做好回收。他認為回收者應是環保署減廢的合作夥伴,署方卻打壓回收者,有違減廢目標:「要做到街頭膠樽減廢,需要支援佢哋,唔應該懲罰。」

垃圾桶旁的膠樽回收位(程展緯提供)


阿姆斯特丹垃圾桶旁的膠樽回收位(相關報導)

隨著膠樽徵費最快2025年實施,按樽回贈額維持1毫,甚或2毫,屆時棄置膠樽於垃圾桶問題會否迎刃而解?程展緯斷言「一定唔會」,剛到過歐洲交流的他表示,縱使北歐按樽有1元回贈,仍見垃圾桶膠樽處處,可想而知香港的情況。他又提到在外國見過垃圾桶附有膠樽回收設備,分開回收品和垃圾,認為這種設計有助化解清潔工和回收者的角色衝突。

部分舊式垃圾桶內外桶有罅隙,程展緯指新垃圾桶情況更嚴重。


部分舊式垃圾桶內外桶有罅隙,程展緯指新垃圾桶情況更嚴重。

垂直洞口易積垃圾

另一個新垃圾桶明顯改變是,投口由橫向改為垂直橢圓形。程展緯坦言一開始十分欣賞設計,認為順應由上而下扔垃圾的手勢,能減少觸碰投口的機會。不過他引述網友指出,相比橫向,垂直的洞口代表垃圾可堆積得更高,變相垃圾桶內膽無法承載所有垃圾,很容易滿瀉。

內膽桶(程展緯提供)


新設計內膽桶(程展緯提供)

憂內膽桶太矮太窄

程展緯續指投口垂直後,比原來高了約3吋,更甚的是,新設計的內膽桶又比投口低約2吋,換言之內桶可承載容量之上,還有高5吋的空間堆積垃圾,令垃圾滿瀉情況惡化。

關於內膽桶的另一個問題是桶身收窄,程展緯估計為了遷就改良的綁繩或開門機關,令內膽與垃圾桶產生很大的罅隙,垃圾容易卡在中間。程展緯提到在2020年垃圾桶展覽中,看到投口與內膽桶中間有管道接駁,引導垃圾進入桶中,不過今次就沒有。

新垃圾桶內桶較細


新垃圾桶內桶較細。

煙灰缸底加洞禁積水 程:積水屬公共衛生考量

程展緯一直關注清潔工倒垃圾和清理煙灰缸的職安健問題,新垃圾桶新增側門,煙灰缸可手動傾側或整個移除,清潔工不用再舉起18噸重的桶身倒垃圾和煙灰。程展緯指看到當局回應了他們提出的勞工問題,對比2020年的垃圾桶展覽,煙灰缸亦改良變深。

不過他發現煙灰缸底部新加了一個排水孔,原來以前排水洞只設於側面,是出於公共衛生考量,方便煙灰缸積水到特定高度,就算煙頭未熄,煙灰都不會到處飄。他指不少人會投訴積水,但每日倒水不會滋生蚊蟲。他認為當局應向市民解釋,而非在煙灰缸底部加洞,直接禁止積水。不過他還是覺得垃圾桶與煙灰缸分開,避免垃圾桶常被弄污才理想。

翻查資料,食環署在2017年回覆區議會的文件就提到,為改善附有煙灰缸的垃圾箱燃燒冒煙情況,署方會在高用量的垃圾箱內注水,以減低煙蒂燃燒冒煙。

過往垃圾桶被批評忽視職安健,要工人舉起外桶倒垃圾、煙灰,食環署曾為部分垃圾桶加上鐵盤和鐵鍊。


過往垃圾桶被批評忽視職安健,要工人舉起外桶倒垃圾、煙灰,食環署曾為部分垃圾桶加上鐵盤和鐵鍊。

工會:垃圾桶更易滿瀉「得不償失」

清潔工人職工會組織幹事梁芷茵則表示,有工人反映,投口稍微變細,令更多外賣盒無法放進去,市民會直接放在地上。至於內膽桶變細,工人則指會有垃圾卡在內膽與桶身的罅隙中,而且垃圾更容易滿瀉到地上,要更常換垃圾和掃地。她指有些工人雖認同垃圾桶改做側門設計,「但一講到要清多幾轉,就覺得好似得不償失」。

版權: 禁止衍生

查看原始文章

中科揭尖沙咀海員俱樂部用葵涌地盤鋼筋 承建商擬倡開鑿檢查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亞洲盃】港隊力戰而敗一球不敵伊朗 分組賽兩連負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中環和你lunch暴動罪成 男演員吳智杰等8人押後判刑 懷孕女被告料需獄中分娩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3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暴雨期間共5宗水浸 已全數清理

商台新聞

陳美寶:網約車牌費會在合理水平 數目可動態規劃

商台新聞

微信及旅發局與視頻號創作者合作 推廣香港

商台新聞

天氣|天文台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am730

俄88歲老翁試乘自製直升機 機身解體慘死

NOWnews 今日新聞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

商台新聞

中環海事廣場第三季開幕 海事博物館vs海防博物館有何分別?

am730

用冷氣機水泡發粉絲 餐廳停業整頓

on.cc 東網

政府收緊資助大專學額申請資格 教育局:保障其他學生不受影響

on.cc 東網

北大嶼山公路往九龍方向水浸 渠務署巡查全港約240個淤塞黑點

on.cc 東網

微信提現手續費下限 調低至0.01元人民幣

on.cc 東網

黑雨|網民湧天文台FB鬧爆又無「超前部署」 已出門上班才掛黑雨

am730

葉劉淑儀:相信香港運動員在全運會 將有精彩表現

商台新聞

刑恐多間傳媒促刊反國安網站 涉案男子獲准保釋

on.cc 東網

前英揆約翰遜將訪台 出席印太安全論壇

on.cc 東網

中學老師疑向學生借錢拖欠8800元 學校須向教育局提交報告

am730

防範基孔肯雅熱 高風險地區人士赴福州需監測14天

on.cc 東網

荃灣村屋檢250萬元冰毒 兩孟加拉籍假難民被捕

on.cc 東網

港鐵彩虹黃大仙及深水埗有出入口暫時關閉

商台新聞

黑雨生效駕駛考試中心暫停服務 路試另定考試日期

on.cc 東網

撞名地方|大坑西邨不在大坑?|香港街道故事

am730

貝森特稱中美具備條件達成貿協 對前景感樂觀

on.cc 東網

大欖隧道貨車翻側橫亘路中 往九龍交通受阻

on.cc 東網

不滿老公外遇…韓女趁丈夫酒醉「狠切小弟弟」 女婿幫綑岳父

中天新聞網

暴雨或致山洪山泥傾瀉 當局籲市民勿往郊野公園 濕地公園暫停開放

on.cc 東網

觀塘翠屏河瞬間變黃河 水勢洶湧

on.cc 東網

黑雨襲港多區水浸 車輛陸上行舟

on.cc 東網

天文台改發紅色暴雨警告 九龍及青衣雨量約100毫米

商台新聞

蔡若蓮:人才子女申資助大學人數升 修訂申請資格確保公帑運用合理

商台新聞

天文台發出紅雨警告 料強陣風吹襲香港

港新聞 Kong News

角色扮演王楚欽引不滿 男子道歉

on.cc 東網

教師被指向學生借錢不還 涉款8800元 教育局跟進事件 校方啟動危機小組

港新聞 Kong News

黑雨期間所有學校今午停課 教育局: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返家

on.cc 東網

紅色暴雨警告生效

商台新聞

美胚胎冷凍30年、現獲領養出生!創世界紀錄

NOWnews 今日新聞

伯父殺死7個月大姪女 精神鑑定指發病期作案

on.cc 東網

上水41歲男子凌晨街頭中刀 疑兇在逃

商台新聞

今日大致多雲 有驟雨及幾陣狂風雷暴 最高氣溫30°C

on.cc 東網

未來5年提供1.7萬個單位 房協9月起發新租約落實「富戶政策」

on.cc 東網

西環山道爆水管 港鐵香港大學站B2出口水浸暫時關閉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