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中國N號房」曝光 民情洶湧遇網絡審查 官方沉默「冷處理」
近日,中國內地曝光了一個有超過十萬成員的偷拍群組「MaskPark 樹洞論壇」,大量中國女性私密相片與被偷拍影片在其中傳播,被偷拍對象多為偷拍者的身邊人,偷拍場景有公共場合亦有私密場所,受害者覆蓋各年齡層包含未成年人,更有受害者因聯絡方式被分享、交易而受到騷擾。
MaskPark 事件被稱為「中國版N號房」,傳媒報道成為社交媒體熱話後引發公眾關注,但在此後的兩個星期內,與事件相關的討論、貼文及女性呼籲卻頻遭網絡審查。目前,在部分社交媒體上搜尋「MaskPark」已無法找到關聯內容。事件曝光後,偷拍違法成本過低的問題再被詬病,法律界人士建議立法填補漏洞,傳媒呼籲加強執法切斷偷拍儀器販售產業鏈,然而,事發十數日,中國官方始終保持沈默。
文字:內地資深記者蕭瀟
逾十萬人匿名「上貢」偷拍女性私密照
6 月底開始,中國多個社交媒體平台出現網民貼文,指被中國屏蔽的「牆外」即時聊天平台 Telegram 上有一個名為「MaskPark 樹洞論壇」的中文頻道,大量傳播中國女性的私密相片與被偷拍影片,其成員多為中國男性;7月中下旬,事件兩度登上微博熱搜榜。7 月 24 日,《南方都市報》發布調查報道,指 MaskPark 總規模超過 10 萬人,頻道下設至少 20 個不同色情主題的細分群組,「該論壇的內容包含在不同場合偷拍陌生女性,主動散佈前女友、現女友、妻子、女兒甚至母親的隱私相片,公開意淫女同事等,涉事的女性大多為中國人。」該報道被大量轉載,兩個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並引發其他新聞機構跟進報道,隱匿於「面具下」的罪惡暴露於公眾視野。
「MaskPark 樹洞論壇」被揭發,源於今年 5 月一名受害者收到私訊,「你知道你的視頻外流了嗎?」,跟隨爆料者的連結,該名受害者發現了頻道上共有 22 輯自己的生活照、私密照及親密影片,她隨即認出大部分為前男友偷拍。這位受害者匿名接受了不同媒體的採訪,講述自己發現並「臥底」在該頻道中的經歷與獲取的證據。
偷拍器材藏匿酒店、公廁、地鐵偷拍者不乏身邊人
由於 Telegram 支持用戶交換加密訊息,MaskPark 頻道的全體成員均為匿名,僅憑 ID交流,群組內容亦無法被截圖或錄屏,該名受害者惟有用另一台手機拍攝群組聊天內容取證。她表示,頻道內大多數為偷拍素材,器材藏於公廁、酒店、地鐵、商場、校園甚至女性 B 超室——以及親近之人的手中,而受害者年齡跨度甚大,從兒童到中年女性都有。
比公共場合偷拍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身邊人的偷拍,據受害人提供的圖片顯示,頻道下設的群組大多包含「上貢」、「實拍」等字眼,對象則是不同類型的身邊女性。聊天內容顯示,有人嘗試偷拍自己的岳母,有人似點菜般要求其他用戶「分享」特定類型的女性相片,甚至有人索取未成年女性「資源」。除偷拍外,亦有專門「分享」女性朋友日常生活照和朋友圈自拍,以供成員意淫的群組;「上貢」身邊人的偷拍影像,是獲得某些加密群組入場「門票」的方式。正如雜誌《VIsta看天下》報道所說,「好丈夫、好同事也會偷拍」,成為熱搜裏最刺眼的事。
而被一同「分享」甚至交易的不僅是私密影像,還有受害者的聯絡方式、社交媒體帳號,上述受害者亦是其中之一。有人在公布聯絡方式時作出極具侮辱性的評價,並號召群組成員對其發起網絡侮辱。不難想像,當偷拍影像與真實世界的人聯繫在一起,受害者受到的傷害及騷擾都會大為增加。該名受害者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她曾嘗試聯絡其他受害者,結果均為「無法以此形式添加為好友」或「此 ID 已註銷」,她猜測其他人與她一樣,因被頻繁被騷擾已更換電話號碼並註銷帳號。
專業人士評估頻道用戶或多達 60 萬人
「MaskPark 樹洞論壇」在 7 月 18 日、7 月 23 日登上微博熱搜話題榜後,先後改名及發布備用連結,又從公開改為私人邀請制模式,目前頻道已刪除,但仍有分支存在。然而,這並不代表 MaskPark 就此消失,它既有前身,亦可能捲土重來,而成員被認為遠不止 10 萬。
《封面新聞》報道指,有從事用戶研究的專業人士,在 7 月 25 日以研究 Telegram 的數據工具平台 TGstat 對頻道作可視化分析,發現其創建於 2021 年 6 月,主要內容為偷拍,成員超過 31 萬人,於 2024 年 12 月被封停。而其名下的多個關聯帳號,各有約 8 萬成員。今次被曝光的頻道為今年 3 月重啟的新號,成員增長迅速,平均每篇貼文有 3.5 萬人瀏覽,每日有 40 萬來訪量。上述受害者亦表示 5 月開始「臥底」時,成員數量為 8 萬,截至 7 月中已增至超過 10 萬。該名專業人士以該頻道的關聯帳號及 40 萬的日來訪量推斷,「用戶數可能不是 10 萬,而是 60 萬。」這一數字若得到核實,將遠超全球關注的韓國「N號房」26 萬的 Telegram 成員人數。
事件登熱搜即遇網絡審查:刪帖、隱藏、冷處理
7 月 24 日當日,與 MaskPark 相關的兩個最受關注的微博話題, 「#境外論壇傳大量中國女性私密照#」 及 「#境外論壇傳播大量中國女性偷拍照#」 分別登上微博熱搜榜的第 2 位和第 14 位;截至 8 月 7 日,兩個話題的總瀏覽量分別為 2.9 億和超過 8000萬,其他未上榜的相關話題瀏覽量均為幾百萬。即僅當日在微博單一平台上的相關話題,瀏覽量已超過 4 億。
然而,引起巨量關注及輿論憤怒之後,MaskPark 的相關討論在各社交媒體平台均遭遇網絡審查。近年來,與女性權益、女性主義相關的議題,在中國都被視為「敏感話題」,極有可能被刪除或隱藏,MaskPark 的相關討論亦是如此。
雖有諸多掣肘,微博仍被視為公共議題討論的重要平台。MaskPark 被曝光的兩個星期內,大量女性網民在微博嘗試發聲,呼籲關注事件並加強對女性權益的保護。8 月 7 日,上述「#境外論壇傳播大量中國女性偷拍照#」話題的 24 小時瀏覽量有 54.8 萬,1229 討論量及 951 互動量,相關原創文章亦有 8 篇。但當點開話題「實時」資訊,選擇「按時間排序」僅會顯示數日前的新聞報道,如將時間設定為過去 24 小時,則顯示「未找到相關結果」。這一情況說明,話題的最新內容或已經過技術化處理,原創的 8 篇貼文被隱藏。這是一種常見的網絡審查方式,通過隱藏貼文「冷處理」,讓事件逐漸被公眾淡忘。
無法發聲者被困在「資訊繭房」
由於偷拍屬女性權益保護相關的「敏感話題」,各社交媒體平台的舉動是自我審查的慣性,抑或是當局傳達的要求,原因不得而知。但結果都是一樣,網絡審查製造了一個 「資訊繭房」(註:封閉的資訊環境),對此毫不知情的大部分人,為此吶喊發聲的小部分人,被分別困在其中。由於 Maskpark 相關熱搜在榜時長均不超過一小時,後續跟進的調查報道主要發布於微信公眾號,如果沒有在那個小時內上微博或沒有關注嚴肅新聞的習慣,即使事後獲知了「Maskpark」這詞,亦無法從無關的搜尋結果中獲取被隱藏的資訊。而嘗試發聲呼籲的人,只可以通過越來越隱蔽的方式發布,然後看著貼文被隱藏、被限制流量甚至帳號被封禁,彷彿在做看不到希望的「無用功」。
「偷拍」違法成本低 不涉刑事最多拘留 10 日
在「Maskpark 樹洞論壇」被曝光後,群組成員仍表現囂張,除匿名難以追溯外,與中國內地偷拍的低違法成本不無關係。
中國刑法並無針對偷拍行為本身的條例,即大多數情況下偷拍不屬刑事犯罪,適用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 42 條,即使證據確鑿,偷拍者最多僅面臨 10 日拘留及 500元人民幣罰款。今年 2 月,海南省萬寧市一衝浪俱樂部老闆,用手機偷拍顧客沖涼被「斷正」,最終被處最高處罰 —— 拘留 10 日、罰款 500 元。若即時銷毀證據,偷拍者甚至不會被帶走,即使被拘留數天亦不會留下案底,罰款金額遠低於首次酒後駕駛的 1000 至 2000 元人民幣,令偷拍者更加肆無忌憚。Maskpark 事件中的「臥底」受害者亦曾報警,卻因前男友刪除證據而不了了之。
相較下,香港於 2021 年修訂《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就窺淫、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發布源自上述兩項罪行的影像;以及未經同意下發布或威脅發布私密影像訂立四項新罪行,最高刑罰為監禁五年。上述罪行可處理包括俗稱「影裙底」和「高炒影胸部」的行為,以及色情報復的情況,理論上對於「Maskpark 樹洞論壇」的多種偷拍罪行適用。
而相較於偷拍,中國刑法中有「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然而量刑主要標準是牟利多少。2024 年 12 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與偷拍相關典型案例中,有一個案例為犯罪者在多家酒店、賓館房間安裝偷拍設備,偷拍入住旅客性行為並製成影片於即時通訊平台販賣,非法牟利超過 29 萬元,最終主謀被判刑 10 年,這已屬可作為典型案例的重判。
官方無視各界呼籲始終保持沈默
而在被用於與 Maskpark 事件對比、同樣在 Telegram 上傳播, 但主要目的為牟利的韓國「N號房」性剝削案件中,作案人通過騙取所得的受害者裸照或不雅影片,威脅受害者持續拍攝影片甚至直播,將聊天室分為不同等級收取會員費。最終主犯於 2021 年終審被判監禁 42 年,創始人則被判監 34 年。
有網民就 Maskpark 事件留言,「世界最安全的國家發生著最大規模的偷拍和最輕的處罰」。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發布微博,指以傳播淫穢物品罪來處罰偷拍及傳播行為,是「將關注重心放在對社會風化的保護,而不是對個體人身權益的保障」,更指單純按淫穢物品對待「很荒謬」,「本質上是對當事女性的二次傷害,更是完全經不起推敲的法律羞辱」。諷刺的是,大多數在 Maskpark 事件中的偷拍者,甚至不適用於該罪,因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偷拍身邊人並傳播,在於滿足窺淫慾卻並未牟利。
其後,勞東燕在 8 月初「Maskpark 事件與女性權益保障」的討論中表示,沒有針對「偷拍」的刑法條例令法律實務面臨困難。同一場討論中,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朱桐輝則分享了與一名警方網絡安全支隊長的交流,他引述該警方人員表示,即使對於暗網上的犯罪亦「不是沒有辦法」,可通過資金通訊、語氣口頭禪甚至上網時段製作大數據,從而定位到特定的人,但朱教授同時強調「立案非常難」。可見對於Maskpark 事件,中國警方並非無能為力,只是是否有意願介入。
相較於法律界呼籲通過立法解決根本問題,傳媒界不約而同選擇了「治標不治本」但可立即實施的建議。《新京報》評論文章指 Telegram在境外,但「不少上傳者、傳播者、牟利者、受害者,都可能在境內」,當「應捉盡捉」。《南方都市報》評論文章則指可追溯偷拍者對境內偷拍設備的生產銷售鏈,又指其本質上與此前針對偷拍黑色產業鏈的專項行動無異。然而,警方對傳媒的「務實」建議無動於衷。更黑色幽默的是,中國警察網旗下的電子商務平台「警網優選」,在事發後直播帶貨大賣「攝像頭檢測儀」,在事發的 7 月 24 日開始,幾乎每日在抖音發布短片推薦該產品。
「Maskpark樹洞論壇」號召成員「戴上面具,卸下防備」。寬鬆的處罰、缺失的法例、嚴苛的網絡審查、始終沉默的官方,都在變相縱容這些偷拍者,甚至成為他們面具的一部分。而關注事件並為此發聲的女性則陷入更深的恐懼與絕望 —— 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法律無法成為保護自己的武器,連她們的呼聲都被消音。然而,在被刻意製造的「資訊繭房」中,更多的潛在受害者,對此毫不知情。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