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成立創新手術中心,最新單孔機器人手術本週挑戰直腸癌
台大醫院昨(11)日成立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且預計本週啟用最新引進的 SP 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於直腸癌,傷口從原先 4 個孔只剩 1 個,院長余忠仁表示,機器人手術相較傳統手術更安全、微創且恢復期短,有助於提升整體臨床照護品質。
余忠仁指出,不同於傳統開胸、開腹手術,機器人手術系統協助醫師以穩定、有效率、精準的方式,將傷口控制在數公分以內,縮短患者恢復期,也可保存資訊以供後續分析與開發。
隨著機器人手術需求攀升,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吳耀銘表示,台大醫院也宣布成立院層級跨科部的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整合臨床資源與專業團隊,強化臨床應用、教學訓練及研究創新,並積極投入創新手術技術發展,引領台灣邁入新一代智慧手術紀元。
台大醫學院長吳明賢表示,此次獲企業慨捐的 SP 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更有單一切口、三維高解析影像、靈巧可轉向器械的優點,降低侵入性與感染風險,也減少術後照護時間。本週將首次使用此最新手術系統於直腸癌,執刀醫師為該院機器人手術小組主席、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他指出,單孔機器人理論上適用口腔、脊椎、直腸等空間狹窄的組織,但具體適用情境有待觀察。
台大醫療體系 2012 年啟用首部機器人手術系統,迄今共配置 8 套多孔型 Xi 系統,應用於泌尿科、一般外科、肝膽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等多個臨床領域,截至今年 7 月,累計服務逾 9 千名患者,院方一致認為,新、舊機器人手術系統未來將能嘉惠更多患者。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