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舖點評|醫療產業發展迅速成商廈重要支持|李鎮龍
香港中醫醫院將於12月進駐將軍澳,成為本港首間由政府全資興建、浸會大學營運的中醫旗艦平台。這不僅是本港醫療里程碑,更奠定香港國際醫療創新中心的地位,蘊藏無限投資機遇。
香港中醫醫院是特區政府重點推動的中醫藥旗艦項目,將為周邊區域帶來顯著人流與商業機會。醫療配套產業將率先受益,包括藥房、醫療器材等需求上升。同時,陪診家屬衍生的消費需求也將刺激周邊餐飲、零售業發展。前瞻性投資者應關注圍繞醫院形成的特色商舖集群,如中醫養生、健康食品等主題商業。
香港作為大灣區醫療中心,具備多層核心優勢,除了先進的醫療設施、體系及人才之外,交所18A章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截至8月底,港交所正處理24宗按上市規則18A章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請,以及12家特專科技公司通過18C章上市申請。
企業來港上市集資,形成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完整生態圈。醫療結合商業優勢,正催化眾多相關商機,包括醫療商業生態圈、專業服務空間以及配套的店舖、辦公室,以及居住需求。隨著醫學人員、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湧入,辦公室、共享工作空間、會議服務等專業場地需求將同步提升。專業醫護人員的辦公與居住需求,將為周邊房地產市場注入新動力。
圍繞醫院產業,醫療人員與相關企業的辦公空間需求正在不斷上升,今年已經有多個醫療集團租用新辦公室的個案,包括有德國醫藥公司以月租22.4萬,承租觀塘城東誌約8,000呎單位,呎租約28元,主要作生物科技及醫藥健康用途;亦有本地大型醫療集團以月租790萬元承租,尖沙咀金馬倫道一幢新落成商業大廈,涉14層、共約9.4萬方呎樓面,呎租約85元,並簽下五年長租約。值得留意的是,大型醫療集團發展的步伐不但快,而且採租賃或長期承租全層甚至多層商廈模式,集中於尖沙咀、中環、銅鑼灣、旺角等醫療及消費人口稠密區,並要求大型樓面面積,一般由7,000呎起至10,000或以上不等,上述個案及現況反映,2025年香港醫療機構成為甲廈及商廈市場重要承租及購入主力,有效吸納寫字樓供應並增強市場抗跌力。
美聯商業董事 李鎮龍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