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保護自己】看見孩子在外被別人欺負 父母應怎麽做? 育兒教練教你4步驟做孩子最有力的後盾

MamiDaily

更新於 07月21日11:05 • 發布於 07月21日07: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孩子在公園玩得正開心,下一秒卻被其他小孩打了一下——許多家長都曾遇過這種瞬間令人心跳加速的場面。到底該怎麼反應?是先去抱起自己的孩子?還是立刻制止對方?或者,應該去找對方家長理論?

育兒教練 Anuradha Gupta 提出了一套「四步驟應對法」,幫助家長當下冷靜處理,還能讓孩子從中學會保護自己

Photo from IG @mommyandmishti

對於這類令人手足無措的場面,擁有多年經驗的正向育兒教練 Anuradha Gupta 提出了一套「四步驟應對法」,不但可以幫助家長當下冷靜處理,還能讓孩子從中學會保護自己。

一、讓孩子知道你在

Gupta 分享自己曾經在公園碰到這樣的情況:她的女兒被另一個小孩推打,而對方的家長並未注意到。儘管她當下感到驚訝又憤怒,她仍然選擇穩住情緒,第一時間走向自己的孩子。

「我蹲下來,跟女兒平視,輕聲說:『這樣不可以,我有看到,我在這裡。』」她說,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一環。

在那一刻,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事情的對錯,但她需要知道:她被尊重、被理解,有人會站在她這邊。

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事情的對錯,但她需要知道:她被尊重、被理解,有人會站在她這邊

Photo from MamiDaily

二、溫和但堅定地設下界線

處理完自己的孩子後,Gupta會轉向對方孩子,用不帶指責的語氣說明界線,例如:「我們不打人,因為打人會讓人受傷。如果你想一起玩,可以說『我可以一起玩嗎?』」

她強調,這樣的回應不是責備,而是引導。「我不是在教訓他,只是幫他學會一種更好的溝通方式。如果他的家長在場,我相信她也會介入。」

如果家長對於直接說話感到不自在,也可以轉為引導語句,例如「我們用溫柔的手喔」,或是「看起來你們都想玩這個玩具,我們來輪流吧」。

這樣不僅能避免衝突升級,也能讓所有在場的小孩學會如何設下健康的界線。

家長可以轉為引導語句,這樣不僅能避免衝突升級,也能讓所有在場的小孩學會如何設下健康的界線

Photo from MamiDaily

三、教孩子怎麼用語言保護自己

多數幼兒面對衝突時,會因為不知道怎麼說而選擇沉默。但沉默不代表堅強,反擊也不是唯一選擇。

Gupta建議,在當下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說話,例如:「你可以說『我不喜歡這樣』或『請不要這樣對我』。」這些簡單的句子,就是孩子邁出自我保護第一步的工具。

有時候,她也會私下、溫和地向對方家長提到事情經過:「剛剛他有打她一下,她沒事,我有先安撫她。」大多數家長在聽到這樣的語氣時都會表達感謝,而非防備。

多數幼兒面對衝突時,會因為不知道怎麼說而選擇沉默。但沉默不代表堅強,反擊也不是唯一選擇。

Photo from MamiDaily

四、事後練習 讓孩子做好準備

真正的學習,其實發生在事後的陪伴與對話中。當孩子心情平穩,家長可以利用家中的安全空間,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練習該如何面對類似情況。

Gupta說:「我會跟女兒玩一點情境模擬,像是說:『你可以說停』,『你可以把手伸出來說不可以』,或是『你也可以轉身去找大人』。這些都是她可以帶到下次互動中的力量。」

透過遊戲練習,孩子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腦中建立對應經驗,讓未來真正遇到類似情境時,能夠自主反應、不再慌亂。

透過遊戲練習,孩子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腦中建立對應經驗,讓未來真正遇到類似情境時,能夠自主反應、不再慌亂。

Photo from MamiDaily

教會孩子守住界線

Gupta指出,這四個步驟的目的,不只是幫孩子處理一次被欺負的事件,而是培養一種長期受用的能力:「學會冷靜表達、堅定立場,以及在被冒犯時說出自己的感受。」

這些能力不只是幼兒時期才需要,更是未來在人際互動、同儕關係、甚至成人生活中,持續守護自己的關鍵力量。

當孩子知道,遇到不公平時他可以說「不」,可以尋求協助,可以為自己設下界線——這正是一個父母能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延伸閲讀:

【學前教育】小朋友該不該讀學前班? N班 vs Playgroup 學習模式、入學年齡對比、選擇要點

延伸閲讀:

【管教】侄仔霸道無禮 叔叔無奈「大人可不可以跟孩子計較?」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肚痛】小朋友肚痛、腹瀉、發燒、嘔吐? 小心不良衞生習慣讓腸胃炎找上門

MamiDaily

【兒童箍牙】3歲女童牙未長齊就戴牙箍? 母遭轟無知 急刪影片 孩子幾歲可箍牙?

MamiDaily

【學前教育】小朋友該不該讀學前班? N班 vs Playgroup 學習模式、入學年齡對比、選擇要點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