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東方日報產評】港搶灘金融科技 平衡監管與機遇

on.cc 東網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on.cc 東網

在中美博弈和數碼經濟新時代的大背景下,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得押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背靠中國龐大的資本市場,是香港搞金融科技的獨特且重要優勢,香港要成功搶灘,必須講求高效和創新,缺一不可,反正一是不做,一做必須做到全球領軍者,有許勝不許敗的底氣和信心!

本周,香港舉行金融科技周,並第三次發布金融科技藍圖——「金融科技2030」,有系統地而具體展示未來香港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向,目標是在2030年打造更高效及安全的金融生態系統,將香港發展為更具深度、韌性與前瞻性的國際金融科技樞紐,預計未來3年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投資達到每年1,000億元;料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業總收入逾6,000億美元。

不過,實現這些目標極具挑戰。面對數碼化帶來的深層變革,金融業須藉科技創新來重塑出未來金融服務具國際競爭力的新運作模式。如今,由數碼支付、智能理財、保險科技,到區塊鏈與虛擬資產應用,金融科技都在快速重塑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同時伴隨的是對傳統金融制度、資料私隱保護、網絡安全、防範洗黑錢等帶來挑戰,每一環都得及時趕上應對完善,那金融科技才算是有益產物,否則處理不好,非但缺乏競爭力,重則引發系統性風險,猶如一把雙刃劍!

無可否認,在發展金融科技,這幾年礙於香港本身的種種問題,在區內被新加坡的發展奪了風頭。可在內地大力支持下,香港還是努力迎頭趕上。可以說,有了內地的祝福,香港在這條金融科技賽道上贏了一半。

可剩餘的一半並不是十拿九穩,還得看香港政府和業界是否爭氣。例如香港搞虛擬資產發牌制,但至今未見能吸引美國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來港發展,除了側重在現有金融體系的數碼化改良外,香港也得着力研究Web 3.0核心基礎設施,香港在重塑金融底層邏輯的顛覆性創新方面,還得多作研究與更大膽的嘗試。此外,在培育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本地金融科技龍頭企業方面,香港顯然得加快步伐。

香港搞金融科技,面向的不但是香港、內地或亞洲,而是整個國際市場,故此必須聆聽國際業者的意見,及時優化,在監管和創新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若然停留於人做我做,便會失去意義。在新加坡、杜拜甚至美國等競爭對手面前,香港非但要做到不落後,還得脫穎而出。

特朗普政府致力推動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未來在相關監管方面,相信會開方便門,以支持業界搶灘,白宮更視此舉為打救美元的重要戰略,反映金融科技創新,實際上還是離不開貨幣大戰。香港已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成為亞太地區首個確立穩定幣牌照制度的司法轄區,步伐並不輸蝕,未來得走好每一步,掌握佔領高地的先機,目標除了是成就以萬億元新產值外,更重要的是確保中國在中美博弈中,能取得世界金融話語權!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