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百位長者就有8人失智!醫師教你「日常保護大腦秘訣」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9月20日0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失智症的防治不僅依賴醫療體系,更需要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每年 9 月 21 日為「國際失智症日」,提醒全球共同關注失智症議題。隨著台灣快速邁入高齡化,失智人口不斷增加,對家庭、社區與醫療體系帶來龐大挑戰。根據衛福部委託國衛院調查,全國 65 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 7.99%,換算每百位長者中約有八位罹患失智症,且隨年齡增加,罹病率明顯上升,顯示失智症不僅是個人健康問題,更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早期診斷延緩退化

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主任郭佳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並非正常老化。早期患者常出現記憶減退、語言表達困難、判斷力下降,或情緒與行為異常,甚至可能迷失方向,對時間與地點失去判斷等,這些症狀容易被誤認為自然老化,導致錯過就醫與治療的最佳時機。若能及早發現並接受診斷治療,不僅能延緩退化,也可提升患者與家庭的生活品質。

養成健康習慣 降低失智風險

郭佳倫主任進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若能保持腦力活動,如閱讀、學習新事物或參與益智遊戲,有助於活化大腦。規律運動則能促進血液循環並維持腦部健康。飲食上,建議採均衡的地中海型飲食,減少高糖、高鹽攝取。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並維持良好社交互動、避免長期獨處,都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此外,戒菸與節制飲酒也是保護腦血管的重要措施。

社會支持關鍵 營造失智友善環境

草屯療養院丁碩彥院長表示,失智症的防治不僅依賴醫療體系,更需要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將持續推動早期篩檢、診斷與治療,並結合社區資源,提供多元支持,協助患者與家屬共同面對挑戰。他也呼籲,民眾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健康習慣並多關心長輩狀況。唯有全民攜手,才能打造失智友善的社會,讓患者與家屬在愛與支持中不再孤單。

查看原始文章

搞不清失智還是正常老化?醫:注意早期警訊 延長穩定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失智不失志!掌握關鍵 守護長者晚年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