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夫妻朝夕相處易生病? 專家解析「夫源病與更年期困境」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8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本文來源:《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午飯吃啥?妳去哪?幾點回來?怎麼老花錢!妳的「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該化解了,熟齡離婚是最糟歸宿》,大是文化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中,妻子可以趁著丈夫上班,做一點自己的事情喘口氣。而丈夫也可以將精力花在工作上,暫時遠離家庭中的壓力與瑣事。但一旦退休,夫妻開始朝夕相處的生活,即使感情再好,也難免感到壓迫與窒息。

對方惹人厭之處會變得特別明顯,原本可以忍住的小碎唸,也容易一時脫口而出。當妻子因丈夫的言行舉止,甚至僅是他的存在感到壓力,導致身心出現各種不適時,這種狀況就被稱為「夫源病」。

丈夫退休後妻子更不快樂? 醫解析「夫源病」真相

這個詞語是由開設男性更年期門診的醫師——石藏文信所命名。類似的概念還包括「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意思是每當丈夫放假待在家,妻子的身體狀況就會明顯變差。

夫源病的常見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耳鳴、頭暈、憂鬱、心悸等。這些症狀多半源自妻子對丈夫的不滿,例如:粗暴的言語或行為、照顧公婆的壓力、丈夫對家事、育兒或長輩看護毫不參與,甚至外遇等。

不過,有時候光是丈夫的存在,就足以成為巨大的壓力來源。許多女性都是在丈夫退休、長時間待在家後,才開始出現各種身心症狀。

最令人頭痛的,是那種什麼都不會做、也不願意主動分擔的「依賴型丈夫」。他像小孩子一樣黏著妻子,成天媽媽、媽媽的叫,讓妻子的壓力不斷累積,最後罹患夫源病。

有些丈夫甚至會在妻子準備出門時不停追問:「妳要去哪?」、「我午餐要吃什麼?」、「妳幾點回來?」這情況就像小孩緊跟著媽媽跑,黏得讓人喘不過氣。

容易罹患夫源病的女性特質 3題以上符合就要小心

而最容易罹患夫源病的,通常是那些不善於抱怨、凡事自己扛、個性認真負責的女性。

妳是否也屬於這類型呢?

妳可以參考下面的小測試,如果有三項以上符合,就該好好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了。

夫源病風險小測試

若丈夫已退休,或即將退休讓妳感到壓力沉重,不妨對照以下清單,看看是否有罹患夫源病的風險。

  • 不善於表達情緒
  • 注重賢妻良母的形象
  • 非常關心家人的健康
  • 在意別人的評價與看法
  • 習慣委曲求全、默默忍耐
  • 比起外出更喜歡待在家
  • 不擅長向別人求助
  • 做事嚴謹,不輕易敷衍了事
  • 不喜歡他人插手家務
  • 有什麼心事都放在心底

※符合三項以上的人→嚴謹型→容易罹患夫源病

※符合兩項以下者→自在型→能與丈夫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

退休後丈夫也不適應? 當心男性更年期在作祟

在退休後的生活中,感到不適應的,其實不只有妻子,丈夫也同樣不知如何是好。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從職場退休,終於擁有自由時間,卻經常被妻子唸:「馬桶蓋又沒蓋。」、「襪子不要脫了就亂丟。」、「垃圾要分類好。」每天就像小孩,做什麼都被唸。

偶爾想討好妻子,主動幫忙洗碗,也會被嫌:「這裡都沒洗乾淨,越幫越忙!」這樣的生活不僅讓人無法放鬆,反而壓得人喘不過氣,甚至覺得在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其實,心裡充滿委屈、煩悶的丈夫,並不在少數。

久而久之,有些人身心疲憊,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整個人變得鬱鬱寡歡。此時,妻子難免又會忍不住多說幾句。但不妨靜下心想一想:妳的丈夫很可能正處於男性更年期障礙。

當睪固酮分泌下降時,不僅會出現意志力低落、行動力減退,還可能出現類似女性更年期的症狀:潮熱、盜汗、失眠、憂鬱、焦躁、肥胖、代謝異常,甚至性慾減退等症狀。

男性更年期不自知 夫妻差歲數大更容易提早出現

長久以來,大眾普遍認為更年期障礙是女性才會面臨的問題,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男性坦承自身經歷,社會才逐漸意識到,原來男人也會有更年期。有些男性甚至渾然不覺,而在不明所以中默默承受身心的折磨。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有一半以上的夫妻是丈夫年紀比妻子大,因此男性往往比妻子更早感受到衰老。不僅受男性荷爾蒙減少的影響,還可能因「什麼都做不好」的無力感而陷入失落,最終掉進封閉自己、意志消沉的惡性循環。

因此,當妳發現丈夫的狀態明顯異於平常時,他極有可能正受憂鬱所苦。此時,任何關心反而可能成為一種壓力,倒不如給予諒解與默默支持。

本文來源:《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午飯吃啥?妳去哪?幾點回來?怎麼老花錢!妳的「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該化解了,熟齡離婚是最糟歸宿》,大是文化

查看原始文章

夫妻沒有隔夜仇 吵完架一定要馬上和好?心理師:先睡一覺再說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年前微整形增三成! 40歲人妻「這樣修補」夫妻感情更幸福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