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二手物品】女兒出世 同事送舊BB衫/奶嘴 惹媽媽不滿 網:最錯是送禮時間

MamiDaily

更新於 10月30日09:55 • 發布於 11月02日11: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嬰兒大得快,為了環保和省錢,不少家長選擇使用二手嬰兒用品,不過並不是人人也能接受。台灣一名新手媽媽日前舉行女兒的滿月宴,當晚收到一箱發黃二手用品,發現原來是同事送贈。媽媽縱有不滿仍想小事化無,誰知卻被同事在群組批評,責她不知感恩,事件引起網民爭論,不過不少人認為最錯是送禮時間。

家長是否接受二手用品,沒有對錯之分

Photo from MamiDaily

女兒滿月獲贈禮物

對於是否使用二手嬰兒用品,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同,用與不用沒有對錯之分。日前有媽媽在「爆料公社」發帖:「同事送我2手嬰兒用品我生氣反而被罵」,引起網民熱烈討論。事主的女兒剛剛滿月,邀請了家人和朋友吃飯慶祝。通常在滿月宴,為了祝賀新生兒的誕生,來賓都會送上金器、利是或禮物,表達對嬰兒的祝福。

在一堆禮品中,事主發現其中一個箱子,放的都是二手嬰兒用品,她形容:「裏面放的全都是二手嬰兒用品,連奶瓶、奶嘴也是,好幾件兔裝領口都還有黃斑。」對於這種禮物,事主明顯不滿意。

送禮同事在群組公審事主

由於箱上沒有署名和卡片,事主查看CCTV,發現是一個跟她相熟的同事送贈的,於是她私訊該同事查問,同事亦爽快承認是她送的。「她一直辯解她是好意,後來我想說算了,結果她今天把我們的對話貼在小組群裡要大家評評理,她一開口就說她的東西都是名牌的,而且小孩才穿沒幾次,不知道我在鬧什麼,同事們也幫她說話,說穿二手的比較好帶,有給就要惜福,她也是幫我省錢等等等等!」

事主發現同事在群組中公審她

Photo from 《喜歡的話請響鈴》劇照

被埋怨不知感恩

事主本來心中有氣,加上被同事公審,於是她決定反擊,把同事送的那箱禮物拍照,然後傳上群組。「她還是一直辯解,講到最後變成我不知感恩。」

在事主心中,同事們都比她年長許多,以送二手東西的同事為例,她的女兒已上小二,用不着嬰兒用品,送事主東西根本就是清理家中不要的垃圾。事主說:「要送舊的可以先講,而不是拿了一大箱來接受別人的讚美,結果只是出清她家裏的垃圾。」

事主認為,送二手東西前應先問問人家是否想接受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齊撐事主

不少網民認為,送禮要講場合、時機,在滿月宴送二手東西是不禮貌行為,而且送之前應先問問對方是否接受:

●「滿月算特殊節日,沒有人在拿二手的啦,沒禮貌,這些東西都馬是平常就在送了」;

●「人家辦彌月是想要分享喜悅!可以不參加,要參加就不要送二手。要送二手覺得還是要先告知對方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二手用品,跟名牌沒關係!」;

●「滿月沒人送二手物品,而恩典衣物送人前本來就應該要詢問對方是否接受,因為有些人本來就因為衛生問題,不大愛用人家穿過用過的」;

●「這種東西我也不會拿去送給人家當彌月禮,收到這種我也很無言」;

●「二手衣要送要先問,確認好品項對方能接受再送,我自己的經驗也是收到一整包萬年包屁衣跟受潮的尿布,衣服還有沒洗乾淨的奶塊跟便便,好好的心意都被糟蹋了」;

●「二手東西是惜福沒錯,可是另外準備全新彌月禮是基本的禮貌吧?更何況奶嘴的材質是會過期的,就算是全新的,放久了也會老化,小孩都小二了,怎麼敢拿出來送人?還有衣服領口的黃斑,那該有多少細菌啊,怎麼敢給沒什麼抵抗力的新生嬰兒穿?」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爆料公社」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負責任】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18個小技巧 讓孩子從小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MamiDaily

【管教】10歲兒子愛對他人比中指 父震撼教育讓他痛哭認錯

MamiDaily

【孩子性格】孩子的性格竟會受出生順序影響? 研究:排行中間孩子擁獨特性格優勢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