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三會資格|有委員非永久性居民無權提名投票:個人原因已辭任 民政未回覆是否涉疏忽:用人唯才

集誌社

發布於 5小時前

政府 2021 年「完善」選舉制度後,地方三會(分區委員會、滅罪會及防火會)被賦予新職能,負責提名、投票選出選委及區議員,把關篩選「愛國者」。法例規定年滿 18 歲永久性居民方可登記為選民,才有提名和投票資格。《集誌社》發現,本屆至少一名獲政府委任的三會委員,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無法登記為選民履行責任。他向《集誌社》確認於今年 5 月,因個人原因辭任三會成員。

三會成員卻不符資格登記做選民,是否有違職能?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三會「充分實踐到選舉權更加好」,當局委任時應考慮;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則指,三會最重要職責為服務地區,與能否投票是兩回事,「我哋千祈唔好話三會就一定要投到票,呢個我覺得未必嘅。」記者向民政事務總署查詢,有多少名三會委員不符選民資格、是否有違三會職能、涉及考慮不周或疏忽等,署方未有正面回應,僅稱政府委任原則是「用人唯才」,及充分兼顧有關職能等作委任。

2021 年 全國人大 3.11 決定修改行政長官、立法會產生辦法,選委會新增港九、新界三會代表議席;到 2023 年 5 月,港府再「完善地區治理」改制區議會。(資料相片)

「完善」選舉後三會獲賦權選區議員及選委

自政府「完善」選舉制度及地方治理,由政府委任的三會,重要性大大提升。2021 年後新制下,選舉委員會界別廢除區議員,改由三會成員取代,互選出 156 名選委,再選出特首及立法會選委會議員。2023 年區議會選舉增設 176 席「地區委員會」界別,由三會成員選出;地區直選候選人亦須獲得共 9 名三會成員的提名。換言之,選委、區議員,甚至由選委會選出的立法會議員、行政長官,均直接或間接與三會有關,至今已至少歷四場選舉;今年 9 月和 12 月亦將進行選委會界別分組 90 席補選、第 8 屆立法會選舉。

而本屆 2,999 名三會成員任期,於 2024 年 4 月 1 日展開,為期兩年。委任三會成員有何準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曾表示,委員均符合 3 項條件,即愛國愛港、熟悉地區並與政府在地區治理上理念一致、有服務地區的熱誠。至於具體是否須為永久性居民,則未見有公開文件列明。區議會改制時,麥美娟曾被問及,候選人須三會提名會否減少「入閘者」;她當時指,「每一個『三會』成員作為一位選民」,提名候選人時會考慮普通選民的考慮因素。

2023 年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後,特首李家超指地區三會行使提名權,有責任判斷參選人是否真正愛國愛港。(資料相片)

民建聯陳遙承認非永居今年請辭三會

法例規定,只有已登記選民才符合提名和投票資格;要登記為選民,須為通常在港居住、年滿 18 歲永久性居民。記者發現至少一名三會成員,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不符資格提名及投票。

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於 2024 年獲委任為馬鞍山南分區會成員,他直至今年 5 月 23 日仍在網站委員名單上,6 月起名字從網站消失。記者致電陳遙查詢,他確認因「個人工作同生活嘅改變」,於今年 5 月退出三會。陳遙又承認未有永久性居民身分,稱「我已經(住)夠 7 年,但我未攞嘅」,但否認辭任與此有關。記者再三追問,為何住滿 7 年卻沒申請永久居民身分,陳遙僅稱「冇乜特別嘅原因」,建議記者向民政處查詢後掛線。

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前排左五)承認未有永久性居民身分,他稱因個人理由今年 5 月辭任三會。(青年民建聯 Facebook 相片)

至於上屆青年民建聯副秘書長何宇,於 2023 年及 2024 年兩度獲委任為黃大仙防火會成員,同樣是直至 5 月 23 日仍在網站委員名單上、其後消失;他另在今年 4 月獲委任為灣仔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成員,委員名單至今仍見其名字。何宇 2023 年以「港漂」身分受訪,建議「港漂」可拿到永久居民身分後報考公務員崗位,又說「還可以像我這樣選擇去做地區服務」。

何宇現為民建聯灣仔支部社區幹事,記者致電向他查詢,表明身分後遭掛線;其後以訊息向他查詢為何請辭、是否永久性居民、離任是否與此相關不獲回覆。《集誌社》向民建聯查詢,該黨有多少名三會成員無永久居民身分、何宇離任原因、及對有三會成員非選民的看法,截稿前未有回覆。

上屆青年民建聯副秘書長何宇亦從黃大仙防火會委員名單消失,現為民建聯灣仔支部社區幹事的他,拒絕回覆記者查詢。(資料相片)

集誌社檔案|臨時選民登記冊 2,782 人登記為三會界別

今屆三會共 2,999 人。根據 2025 年 6 月發表的臨時選民登記冊,港九及新界三會分別有 1,527 及 1,255 名登記投票人,即共 2,782 名。據規定,若投票人同時符合鄉議局及全國性團體香港代表的資格,只能登記於上述兩界別,故未能肯定有多少三會成員,是沒有在任何一個界別登記為選民。

目前,鄉議局及全國性團體香港代表界別分別有 157 及 438 名投票人。《集誌社》向民政事務總署查詢,有多少三會委員登記此兩個界別、有多少委員未登記為選民。署方未有正面回覆,僅表示已獲委任的三會委員,如已登記為地方選區選民,可申請登記為選委會三會界別投票人,姓名將載列在選委會界別分組投票人登記冊內、亦將載列在區議會地委會界別選民名冊內。

2021 年「完善」選舉制度後,政府稱為防「別有用心」人士取得選民資料「起底」及保護私隱,收緊查閱個人選民登記冊安排,規定只有已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傳媒、政黨及候選人可查閱;登記冊亦不再顯示選民全名,只會顯示其中英文姓名的第一個字及登記住址。現時網上公開資料,僅顯示選委界別登記人數,未見最新地委會界別選民人數。

2023 年區議會選舉中,香港新方向派五人出選全部入閘,當時本身為三會委員的黨員,在提名首日便夠提名可「入閘」。(資料相片)

張欣宇:充分實踐到選舉權會更好

《集誌社》向多名三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及行會成員查詢。其中北區鳳水分區會委員、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吳華生,承認曾籠統聽聞有三會委員並非永久性居民一事,但具體涉及哪一區、哪些委員則不清楚。其餘人士均表示未有聽聞。

香港新方向今屆有成員獲委任為三會委員,該黨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以往三會性質為諮詢,主要就地區事務給予意見,關鍵在於委員的專業知識和見解、服務社區的熱心等,有否永久性居民身分也「冇乜所謂」;但近年三會職能變化,新增選舉政制方面的功能,認為有需要加以理順,「應該充分去實踐到個選舉權會更加好」。

當局指三會成員「愛國愛港」、賦予把關審查的職責,卻委任無選民資格的人任委員,觀感會否不佳?張欣宇認為相關安排正不斷優化,新問題若得到正視和處理就可以,亦相信情況僅屬少數,對三會運作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他補充指,三會任期不長,認為當局將來再作委任時,是否屬永久性居民,值得成為其中一個較重要考慮的因素。

選委界議員江玉歡認為三會最重要職責是服務社區,不一定要求永久性居民。(資料相片)

江玉歡:主要職責服務社區「唔一定係選民先可以做」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則認為無需特意處理相關情況。她指,三會最重要的職責由始至終都是服務社區,新制度下投票選出選委和區議員是另一項權利或義務、「戴另一頂帽」,三會成員能否服務社區、與能否投票,「係兩樣嘢嚟,唔好混為一談」。她認為政府委任一定以能否服務社區為主要考慮,舉例有人可能很專業、很有抱負服務社區、但未取永久性居民身分,亦不應排除,「唔會只係一定係選民嘅人先可以做到三會」。

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亦認為三會「唔係淨係去選人」、有其他職能要履行,「只要行使到絕大部分嘅職能,就唔會有太大嘅問題」。不過他同意,若委員能履行全部職能會更好,又指如社會提出此問題,政府委任時亦應考慮。

「完善」選舉制後,多屆三會委員至少歷四場選舉,民政未回覆有多少名三會委員不符選民資格、是否涉考慮不周及疏忽等,僅稱「用人唯才」。

民政未回應不符選民資格人數:用人唯才

記者向民政事務總署查詢,有多少名三會委員不符選民資格、是否有違三會職能、涉及考慮不周或疏忽等?署方未有正面回應,僅稱三會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政府委任原則是「用人唯才」,考慮有關人士的才幹、專長、經驗、誠信、參與服務社會的熱誠及充分兼顧有關職能等,適當考慮各項背景作委任。

前北區鳳水分區會委員、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吳華生指分區會一個月開一次會,因不能經常參加憂「對整體影響不好」,今年 4 月請辭。(資料相片)

集誌社檔案|就任一年 至少 25 三會成員離任

三會任期為期兩年,今屆三會任期剛過一年,《集誌社》發現截至 6 月 10 日,至少有 23 人的名字從民政事務總署網站的名單消失,涵蓋 13 個區。民政署未有主動公布離任成員名單及原因,記者聯絡到其中 5 人或相關人士,其中有人轉職公務員、有人因事忙而請辭。

其中 4 人有政黨背景。馬鞍山南分區會成員、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指今年 5 月因個人原因請辭;黃大仙防火會成員、民建聯灣仔支部社區幹事何宇,沒回覆記者查詢。香港新方向李嘉駿辭任北區滅罪會,該黨議員張欣宇指,李於今年轉職公務員,辭去三會工作。至於曾代表新民黨參選 2023 年區議會選舉、堅尼地城及石塘咀分區會成員吳家超,該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指,吳於今年農曆新年後以私人理由退黨、辭去社區主任及分區會職責。

此外,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吳華生,上屆和今屆均獲委任為北區鳳水分區會委員。來港逾 20 年、操普通話的他向記者表示,分區會一個月開一次會,自己不能經常參加,擔心「對整體影響不好」,故於 4 月主動請辭。香港深圳社團總會主席、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華亦沒再在沙田防火會成員名單;深圳社團總會秘書處回覆指,據了解李華因個人原因辭職,但沒回覆記者追問李華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等。

另外,小瀝源分區會王威武、荃灣防火會傅振光、荃灣南分區會麥榮欣離世。署方回覆指截至 2025 年 7 月 9 日,共有 21 名委員以個人理由辭任、4 名委員離世,現時共 2,974 名三會委員。署方又指三會委員沒特定人數要求,按各區需要而定,至今辭任人數「只佔三會整體人數的極少數」,未有計劃再委任。署方又指正如其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途辭任或離世,「一般都不會向外公布」。

曾代表新民黨參選區議會選舉、堅尼地城及石塘咀分區會成員吳家超,於今年以私人理由退黨、辭去黨社區主任及分區會職責。(新民黨 Facebook 相片)

已離任三會成員名單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查看原始文章

誰主愛國?|曾提五大訴求 區選入閘 三會提名人:不知曾有此主張  - 集誌社

集誌社

區選提名記|向三會拜票 資深民主派獲覆「未收到消息可否提名」 - 集誌社

集誌社

區議會改制|大削直選 復辟委任 安插「三會」界別 增提名門檻 - 集誌社

集誌社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老翁釣魚逾50年 皮膚黝黑惹關注

on.cc 東網

赤鱲角兩貨車首尾相撞 男司機一度被困

on.cc 東網

受熱帶氣旋影響 部分往返深圳及中山海上航線周末停航

on.cc 東網

四年前涉違法遭強制措施 海航前董事長陳峰判刑12年

on.cc 東網

中央指導組要求新能源車龍頭企業合理競爭 發揮示範作用

商台新聞

福建省啟動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 小三通明日停航

商台新聞

漁灣邨男子寓所燒炭 家人發現已太遲

on.cc 東網

「韋帕」逼近明日初時發1號風球 氣象局料改掛3號波機會高

on.cc 東網

涉嚴重違紀違法 全國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副主任受查

on.cc 東網

女子入境時藏5000多支未完稅煙 判監30日罰款2000

商台新聞

深陷淫魔富豪風波!川普再發文自清

NOWnews 今日新聞

的士男女乘客掌摑揮拳互毆 網民:司機好淡定

on.cc 東網

衛生署調查尖沙咀食品店涉管有未經註冊中成藥

商台新聞

市監局約見餓了麼、美團及京東3家平台企業 要求理性競爭

商台新聞

港鐵應對風暴來襲 安全情況下盡量維持服務

商台新聞

「韋帕」逼近料打風 港鐵服務8號風球下大致維持正常

on.cc 東網

加拿大對華徵鋼鐵關稅 商務部擬反擊

on.cc 東網

陳國基主持督導委員會會議 統籌應對韋帕威脅

商台新聞

楊何蓓茵冀土拓署以智慧創新 提升效率和服務

商台新聞

李家超:香港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能為世界發展提供確定性

商台新聞

日本都議員僅花1700元就當選:傳統招沒用了

NOWnews 今日新聞

七旬翁墮投資騙局失180萬元 深信騙徒再中招 3人落網 

on.cc 東網

三草本眼藥水疑未註冊 網店「正食字號」受查

on.cc 東網

色狼頻頻出沒港鐵 苦主:佢企喺我面前瞇埋眼掃自己下體

on.cc 東網

大媽損壞植物罰款坐監 青年干擾鐵路車門手尾長

on.cc 東網

東區醫院手提風扇電池過熱起火 職員救熄1女受傷

on.cc 東網

外交部提醒出國旅遊公民 切勿拍攝敏感場所及設施

商台新聞

遊客騷擾牛群遭圍攻踩踏 景區稱個人素質問題

on.cc 東網

福岡佛寺對外國人收門票惹議 住持曝原因

NOWnews 今日新聞

市建局資產淨值跌至436億 蔡宏興:目前財政穩健不擔心資金斷鏈

am730

韓媒:李在明或缺席北京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

商台新聞

冒充家人致電長者呃5萬保釋金 22歲收款男判囚38個月

am730

加州男嬰被虐揭華人夫婦涉代孕騙局 豪宅內藏21童疑販運至中國

國際 on LINE

安蔭邨15歲女李彩兒離家失蹤 呼籲市民提供資料

on.cc 東網

「劉馬車」涉尖沙咀火鍋店傷人 准保釋至9.15再訊

am730

尋人|安蔭邨15歲女童離家後失蹤 家人報警

am730

觀塘繞道兩的士相撞 尾隨泥頭車收掣不及釀兩傷

am730

馬鞍山屋苑單位疑有多個滅蝨彈 湧出濃煙多人報警1人不適

am730

「南京紅姐」登越南舞台劇 演員出場引歡呼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