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的支撐之王 | Asics GEL-KAYANO 32 實測
日系廠牌 Asics 自 KAYANO 30 重大改革,來到「新生KAYANO」系列第三個版本—— KAYANO 32 進一步改動細節,正式標誌「支撐之王」改朝換代。與舊世代 KAYANO 相比,KAYANO 32 有甚麼突出之處,又會帶來怎樣的跑步體驗?
基本規格
重量 左右腳均294g (US8.5) 中底厚度 前掌32mm/ 腳跟40mm 足跟差 8mm 中底物料 全掌 FF BLAST+ 腳跟內嵌 Pure Gel 支撐系統 4D Guidance System 鞋面物料 工程提花網布 鞋楦選擇 一般楦、2E 寬楦、4E 超寬楦 建議零售價 $1390
重量和尺寸
根據官方數據 KAYANO 32 比上一代輕約5-10g,不過經我實際測量,US8.5 重量基本與 KAYANO 31 沒有分別(左右腳合計只差1g),或許是生產偏差所致。294g 談不上輕,但對比舊世代 KAYANO 動軏超過300g算是相對輕盈。
單看外形,KAYANO 32 也呼應鞋重愈來愈輕,外形更輕盈俐落。還記得首次見到 KAYANO 32,還以為是 GT-2000。有鞋評反映 KAYANO 32 鞋楦變窄,由於我腳掌窄因此沒有這種感覺,況且 KAYANO 32 有 2E 和 4E 寬楦供闊腳掌人士選擇。比較特別的一點是,我穿慣常尺寸 US8.5 覺得略長,可能 US8 更合適,這是我穿 KAYANO 以來首次遇到,大家試穿時要留意。
中底
延續自 KAYANO 30 就開始的 FF BLAST+ 與 Pure Gel 組合,前掌加厚2mm,足跟差降至8mm,單位數足跟差應該是 KAYANO 系列首次(至少最近幾個版本都是雙位數),配合更進取的滾動式鞋頭設計,有助提升中前掌跑法的流暢度。支撐系統方面,4D Guidance System 透過鞋形與內側物料強化穩定性,保持充足穩定度同時沒有以往傳統穩定型跑鞋會給予跑者的頂腳不適感。
鞋面與外底
改用工程提花網布,較上一代更柔軟彈性,後跟板與鞋領填充基本沒有大變動,只是鞋領稍稍變得簡潔,但填充程度依然是最高級別。不過KAYANO32鞋舌卻大幅減薄,但依然是舌翼與鞋身連接的一體式 Gusset Tongue 設計。外底採用 AHAR+ 與 Hybrid Asicsgrip,物料沒有分別,紋理板塊分佈由上一代的10塊減至 8 塊,但沒有明顯分別。
實測心得
實測者重量 57kg 實測者足弓 輕微低足弓 實測方式 5公里輕鬆跑 實測里數 60公里 配速 6:00-7:00/公里
單看物料,會以為 KAYANO 32 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迭代,因為不論中底、支撐系統、外底這些構建跑鞋的核心部份,KAYANO 32都與上一代,甚至是再上一代的KAYANO 30沒有分別。然而,透過兩代細節調整,積累起來就是重大變化。
首先,KAYANO 32 是我穿過眾多版本 KAYANO 之中跑感最好。中底回彈稍稍加強、腳感稍稍變得結實,配合更進取的滾動式鞋頭以及破天荒8mm足跟差,以上細節改動讓 KAYANO 32 有着流暢的步伐過渡,再加上舒適穩定兼備的 4D Guidance System,徹底改變 KAYANO 系列的傳統印象:以往的 KAYANO 穩定性固然突出,但即使是擁躉也心照不宣有着「與其用來跑步,不如用來走路」的共識。不過自 KAYANO 30 開始,我就認為 Asics 希望 KAYANO 擺脫以往的定位,讓其成為一雙「跑得又穩得」的跑鞋,來到 KAYANO 32 算是初見成效。
跑感好除了因為中底物料和鞋形改變,也見諸於包覆的變動。KAYANO 32 保持豪華的鞋領和後跟板包覆,卻大幅減薄鞋舌。這項改變除了減輕腳背壓力,亦讓跑鞋包覆感從充滿存在感的鎖定轉為自然貼服,有點類似 Novablast 系列的輕盈靈活,雖犧牲部分豪華安定感,但靈活性有所提高,跑感更爽快。
至於外底表現,其抓地力備受好評。小弟「有幸」首次實測就遇上雨天,在雨後路面仍穩健,提速時安心。不過實測里數不多,不能評價耐久度,不過我的 KAYANO 31 跑步和日常兼用已過千K,仍然功能如常,相信外底只作少量改變的 KAYANO 32 也沒有太大落差。
適用場景
KAYANO 32 最適合輕鬆跑或長課,配速 5:30/公里或以上,追求穩定支撐的跑者會特別滿意。相較競訓鞋或賽鞋,它的跑感雖非頂尖,但作為穩定型跑鞋,已在舒適與靈活間取得出色平衡。
價格
KAYANO 32 建議零售價 $1390,不過這個時勢要找優惠也非難事。若果你不介意較強的包覆感,或對跑感速度要求不高,那麽低至半價的 KAYANO 31 值得考慮。
The post 改朝換代的支撐之王 | Asics GEL-KAYANO 32 實測 appeared first on Fitz 運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