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性格】畫彩虹圖反映三胞胎性格各異 鼓勵父母注重孩子差異 不做比較

MamiDaily

更新於 08月25日04:01 • 發布於 08月25日00: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人們常說圖畫會說話,尤其是小朋友的繪畫習慣更是和性格息息相關!外國一對三胞胎的媽媽對此就深有體會,看著女兒們風格各異的彩色方式,便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不去比較孩子之間的好壞,讓其他父母相當欣賞!

Genna和丈夫育有一名兒子及三胞胎女兒。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IG

三胞胎女兒個性差異明顯

這名自稱Knox Outnumbered的博主媽媽Genna和丈夫育有4名小孩,其中包括5歲長子Liam,以及3歲的三胞胎女兒,分別是Cecilia、Lily和Kaylee。自從撫養三胞胎後,Genna才清楚意識到每個小孩之間可以有多不同,其中最直觀的差異便是體現在彩色這件事上。

三胞胎女兒個性差異相當明顯。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IG

彩色風格突顯不同個性

Genna在影片中分享了3張風格各異的彩虹填色圖,圖片下方可見有清楚的數字提醒彩虹顏色。首先,大女Cecilia的成品比起彩色,似乎更像是畫畫,畫筆只是簡單一筆帶過,其他地方甚至沒有根據指示隨意上色,整體而言算是相對隨心所欲的作品。

老大Cecilia的畫作。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再來看老二Lily的作品。Lily的上色風格相當有趣,可以見到她從左邊開始上色到1/3的位置時停止,接著轉換成下一個顏色,線條也雜亂無章,和指示背道而馳,而且她明顯更喜歡熱情的色彩,如紅色及橙色。

老二Lily的畫作。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最後出現的則是小妹Kaylee的畫作,映入眼簾乾淨且整齊的作品明顯和兩位姐姐的不同,每條彩虹的顏色都遵循指示,幾乎完美地保持在格子內,可以感受到她在上色過程中的謹慎和小心。

老三Kaylee的畫作。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注重孩子差異 不做比較

在Genna看來,3位女兒的個性就如她們的畫作般特別,在後續影片中她分享Cecilia喜好鮮明,因為比起彩虹中的顏色,她其實更喜歡粉紅色,因此後來將整片彩虹都塗上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再來是天馬行空、跳出框框思考的Lily,她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太喜歡所謂的「正常」,這也完全體現在彩色風格上;最後就是非常喜歡畫畫及彩色的Kaylee,比起兩個姐姐,Kaylee通常能夠長時間專心上色,因此彩色技術也比姐姐們強不少。Genna希望藉此讓其他父母多關注孩子們的差異,並學會從中欣賞每個孩子的優點,避免讓他們相互比較,破壞關係。

老大Cecilia原來喜歡粉紅色,只想要粉紅色的彩虹。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老二Lily的風格就是鬼馬行空。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網民認為Genna的分享非常有趣,也認同父母不該拿各有所長的孩子來比較,反而是要因材施教,讓孩子發揮自己最大的特質。網民指:「Cecilia喜好鮮明,Lily擁有狂野的靈魂,Kaylee則是完美主義者」、「兩位姐姐都是不受框架限制的人」、「Kaylee未來絕對會是個嚴謹的工作者」、「任何父母都不應該比較自己的小孩」、「創意戰勝了規矩」、「三胞胎真的太有趣了」。

老三Kaylee喜歡彩繪,因此能夠專心上色。

Photo from 翻攝自knoxedoutnumbered@TikTok

延伸閱讀:
【飲食視力】研究發現飲食竟會影響孩子視力?孩子常吃某種食物 近視風險會更高!

延伸閱讀:
【蟑螂】發現隻曱甴識飛 人妻一舉動惹怒老公 網民笑指:大難臨頭各自飛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電子奶咀】媽媽爭取食飯時間 畀電子奶咀遭朋友嘲諷 無奈反問:「你食飯可以睇手機,點解小朋友唔可以? 」

MamiDaily

【家庭關係】抱孫不抱子成常態!研究:祖輩錫孫隨時多過錫仔女

MamiDaily

【健康】寶寶口中奶垢抹不走?或是口腔清潔不足致鵝口瘡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