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發局縮藝團資助期至最多兩年 業界憂礙長遠發展
港府《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全面檢討藝團資助制度下,藝術發展局今年初將中小型藝團的「年度資助」計劃,由3年期資助上限縮至兩年,並在本周二(1日)實施。藝發局披露,受惠藝團數量從49個增至52個,但總撥款額按年縮逾20%至約4,594萬港元,其中獲一年資助藝團倍增至14個,佔總數近30%;亦有4個藝團在資助期滿後遭終止撥款。藝術工作者擔心資助期縮短下,業界會減少跨年項目,將窒礙持續發展。
藝發局在今年1月以藝術界於新冠疫情後有不同的發展面貌,修訂「年度資助」及「計劃資助」,聲稱要「化繁為簡,為新晉提供機會」,包括取消年度資助的「額外活動」部分,並與「文學平台計劃」合併。局方向傳媒披露,修訂後的年度資助總額由上年度約5,835萬港元銳減至約4,594萬港元,跌幅高達21%。至於今年上半年的「計劃資助」預計津貼約160個項目,建議資助額共逾2,700萬元,亦較上一輪近3,242萬元削近17%。
而在惠及「年度資助」的52個藝團之中,有6個是新獲批的團體,另有4個不獲繼續資助,包括因場地問題未能續租的光影作坊,以及影話戲、藝術到家和同流。另外有8個原獲3年期資助的藝團最新僅得1年期資助,包括八和粵劇學院等。藝發局解釋,縮短資助年期有助促進藝團流動和追求卓越,又說「年度資助」受惠藝團亦可參與「計劃資助」,與其他藝術工作者在同一平台下競爭資源。
不獲續資助藝術到家行政總監陳佩玲向傳媒披露,上月底藝發局通知,幸好現時團體已毋須完全依賴政府撥款,會以正面及積極態度應對,料短期影響不大,亦是契機思考在欠政府資助下如何持續發展。被縮至1年期資助的八和粵劇學院陳敏斌則坦言,至今未收到正式通知今年度撥款額,僅早前獲口頭知會安排,期望藝發局解釋決定原因。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馮美華憂慮,藝術創作往往需要長期規劃和持續投入,資助期縮短令藝團採取「逐年規劃」的策略,使藝團改做短期項目。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