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偏頭痛發作可預測?北榮團隊建立 90% 準確率預測模型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7月21日09:10 • 發布於 07月21日11:10 • 周佩怡
偏頭痛發作可預測?北榮團隊建立 90% 準確率預測模型

台灣偏頭痛盛行率 10%,預估患者約 200 萬人,其中高達 40 萬人天天發作,屬於慢性偏頭痛。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交大、中研院、國衛院組成研究團隊,成功找出偏頭痛發生時濃度將升高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並建立預測模型,未來若應用到臨床,可偵測到發病即將發作,此時用藥將能最大化藥效。該研究成果已於 6 月發布國際頂尖神經科學期刊《Brain》。

北榮副院、陽明交大醫學院長王署君表示,偏頭痛全球超過 10 億人,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也是 15 至 49 歲人群中第二大失能原因。其發作與遺傳、精神狀況、天氣變化和雌激素、泌乳素等荷爾蒙波動有關,女性盛行率為男性三倍,但因缺乏可量化的生物標記與客觀診斷方式,過去都被忽視。

對此,北榮、陽明交大、中研院、國衛院組成研究團隊,為受試者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血液中微核醣核酸表現,再結合先天基因風險分數,建立可辨識偏頭痛狀態與風險的複合預測模型,準確率超過 90%。

北榮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陳世彬說明,團隊發現偏頭痛患者血液中的微核醣核酸濃度變化,與偏頭痛發作、荷爾蒙調控有關,不僅解釋了女性更容易受到偏頭痛影響的生物學原因,也開啟液態切片(liquid biosy)應用於神經疾病的新篇章。

中研院研究所統計科學研究所與智慧醫學專題中心研究員陳璿宇表示,該研究代表神經疾病這類複雜、變異大的疾病,可透過結合多體學數據與臨床資料走向精準預測。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張雅媗說,越早發現偏頭痛即將發作並用藥,越能在偏頭痛引發中樞敏感化前阻止,未來或有機會像連續血糖監測與幫浦,時刻監測微核醣核酸濃度並用藥。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200 萬台灣人有頭痛困擾!陽明交大、北榮研究腦波應用新突破可精準治療

Heho 健康(台灣)

《Science》:腦中風新藥有造假疑慮!腦神經專家這樣解讀

Heho 健康(台灣)

除草劑惡化腸道發炎!陽明交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這一類人」需注意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