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特殊待遇|國務院總理李強宣佈:中國在未來世貿談判中 不再尋求新的發展中國家待遇
中國宣佈,將放棄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享有的開發中國家特殊待遇。分析指,這消除了一項長期與美國之間的爭議點,而這項爭議曾是雙方推動WTO改革的障礙之一。
《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二(9月23日)在紐約宣佈,中國今後在任何現有及未來的WTO談判中,將不會尋求任何新的「特殊與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SDT)。
對此,世貿組織總幹事伊衞拉在社交平台發表聲明中表示:「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我要讚揚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發揮的領導作用。」
發展中國家地位是由世貿組織成員國自行宣佈的,包括中國與沙地阿拉伯在內的一些主要經濟體,皆在以自我認定的方式取得開發中國家地位,它為成員國帶來各種優惠。
據WTO官網資料,SDT包含了更長的協議落實期限、增加開發中國家貿易機會的措施,還有要求所有WTO成員保障開發中國家貿易利益的規定,和協助開發中國家建立執行WTO業務、處理爭端及落實技術標準所需基礎設施的支持,以及針對最不發達國家成員的專門條款。
這亦即是說,開發中國家意味著可享有較長的開放過渡期、較低的調降稅率以及較多的豁免等等;這些條款在WTO各項協定中,超過140條以上。
此前美國一直批評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仍宣稱自己是開發中國家。美國認為,SDT賦予了發展中國家不公平的競爭優勢,除非中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放棄給予開發中國家的特別差別待遇,否則世貿組織不可能進行有意義的改革。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9年第一任期內曾指,「美國從未接受過中國聲稱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的說法,幾乎所有當前的經濟指標都與中國的說法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