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社會地產|關注劏房平台骨幹 開地產舖覓良心租盤 社工搞劏房的掙扎

集誌社

發布於 2023年06月01日03:12 • 《集誌社》記者廖俊升

一群社工和學者,十年來在地支援劏房戶、倡議房屋政策,看到過渡性房屋等措施逐一落實,但劏房戶仍有增無減,「有沒有方法可令街坊住好一點?民間有沒有事可為?」社工陳穎彤(Winky)和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成員賴建國(阿國),今年決定「落場打仗」,考地產代理牌、開地產舖做董事,投身地產租務市場,幫劏房街坊搵樓、提供佣金減免、裝修支援等,希望在劏房議題上,再行出一條新路。社工變身「良心地產佬」,當中有何掙扎?
攝影:劉貳龍、CCW

社工陳穎彤(右)和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成員賴建國(阿國),考地產代理牌、開地產舖做董事,幫劏房街坊搵樓。

獲基金資助 以「社會地產」理念營運

走進荃灣一個唐樓劏房單位的中央,伸開雙手,差不多可觸碰兩邊牆壁。這是香港劏房的典型模樣,全港關注劏房平台 2021 年的研究指,劏房的人均面積只有 48 呎,相等於一張乒乓球桌。

倡議了劏房政策超過十年的阿國,與原本服務劏房戶的前線社工 Winky ,最近親身走入地產市場,今年三月在荃灣商廈,開了一間地產舖 —「侖居社會地產有限公司」。Winky 考獲地產代理牌照,阿國則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們說,這次「落場打仗」,想以「社會地產」的模式,在支援劏房議題上找突破點,甚至改變劏房市場生態。

「社會地產」的理念,是以「非牟利」社企形式經營地產舖,替街坊尋找適合租盤。業主及租客需各繳付成交租金 50% 作代理佣金,但「侖居」會為經濟困難的租客提供佣金寬減、替街坊轉介維修及搬運資源、以及尋找二手傢具等。他們得到「擇善基金會」資助,使他們與其他經紀不同,可領取固定月薪、收入並非與佣金掛勾,有資源提供佣金優惠,所得收益用於日常營運。

從倡議者、社工,變身「地產佬」,初心仍是為劏房戶謀福祉,望做到「幫街坊行先、營商次之」。 2012 年,學者和社工支援基層期間,察覺到劏房問題愈來愈嚴重,30 多個團體一同成立「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就劏房議題提出政策倡議,阿國是當時平台的召集人。

十多年來,他們透過發表研究、開記者會、遊說立法會議員等方式,推動政策改變。阿國表示民間倡議爭取多年,「成功爭取」政府先後落實多項措施,包括統計劏房戶人口、推出過渡性房屋、落實劏房租管等。不過,劏房戶數目仍有增無減,由 2013 年 66,900 個劏房戶,增至去年 107,371 戶,增幅逾六成。

大批街坊仍苦不堪言,阿國萌生念頭:「輪候公屋需要很長時間,過程中,有沒有辦法令街坊住好一點?」於是他和 Winky 參考台灣的「崔媽媽基金會」,化身「社工經紀」,成立地產公司「侖居」,陪街坊物識租盤。

集誌社檔案

台灣「崔媽媽基金會」的源起

台灣的「崔媽媽基金會」,源起於八、九十年代間,當時台灣樓價急漲,在 1989 年出現了「無殼蝸牛運動」。團體「無住屋團結者組織」,在當時台灣樓價最高的台北忠孝東路,發起了「萬人夜宿」戶外抗議行動,是台灣自政治解嚴以來、最大型的一次社會運動。當時,一名患癌的婦女崔陳水金,為表達對運動的支持,穿婚紗和丈夫、女兒一同参加「百對無屋佳偶結婚典禮」;三天後崔陳水金病逝,「無住屋團結者組織」成立以崔媽媽為名的租屋服務中心,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租屋服務、推出「優良搬家公司評鑑制度」等。

目標:所有單位要有窗和獨立廁所

由支援街坊的前線和倡議工作,走進劏房地產市場,除了實務操作,他們面對不少掙扎。首先是社工助人理念,與業務經營之間的辯論 --「中介轉介的『合作盤』,沒有收入,做不做?」「街坊預算只有兩千元,只能找到七、八十呎單位,環境較差,做不做?」

他們討論良久,立下一條底線:所有經他們出租的單位,要有窗和獨立廁所。「如一入到去已經有一陣罨味,又或者不通風、唔舒服的感覺,我們都不會建議街坊租。」

Winky 形容,這是理想與現實的難題。陸續有街坊求助,但符合條件的樓盤不多,加上劏房租金低、佣金減免等,他們以劏房平均租金約 5000 元估算,一年要有約 100 位租客,才可賺得公司整體工資的兩成,目前只能靠基金援助經費。Winky 說,希望堅守底線,盡量為客人尋找合適的樓盤,「擁抱未知之數」、「背水一戰」。

阿國則坦言,「有窗有廁」這方向有機會變,譬如樓盤的租金要 5400 元,若街坊只得 2000 元,其實很難找到符合條件的單位。他說「租客有佢自己意志」,會了解街坊的要求,如他們只求有瓦遮頭,而手頭上只有沒窗的單位,也會如實告訴街坊有此選項、解釋單位的利弊,由他們再自行選擇是否入住,「最重要是街坊有選擇權。」

地產新丁暫只覓得三個「良心租盤」

四月中, 地產新丁 Winky和阿國身穿「住屋是人權」和「擇善固執」黑色T恤,帶記者走訪荃灣一幢 62 年樓齡的唐樓。走上四樓,拉開單位鐵閘,裡面一條小走廊、兩旁被劏成四個房間。走廊盡處的房間,面積大約120 呎,有獨立廁所和煮食空間,也有窗和冷氣,光線充足。

這個租盤,是他們在今年三月開辦地產舖之後,首批由業主委託他們放租的單位,月租約 5400 元。「我們好難找到業主,業主盤只得三個…。」Winky 近月收到一位面臨被逼遷的租戶求助,單親媽媽和正要考公開試的兒子,被業主要求一周內搬遷。她連日陪街坊尋訪區內單位,但公司盤源不多,多天仍未找到合適樓盤。可幸業主最後願意延後遷出期、以相近租金向街坊租出面積相若的樓盤,才紓解其燃眉之急。

具前線支援經驗的 Winky ,過去建立起街坊和基層團體網絡,不愁沒有客人;但眼前難題是業主盤源少,目前他們 15 個盤中,只有 3 個是業主盤,其餘 12 個都是經其他中介或地產舖轉介的合作盤。Winky 嘆道,開業一個多月,公司仍然未有成交,他們每日都在思量,如何尋找良心業主盤。

劏房難在短期內消失 

政府形容住屋問題是「老大難」,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前年曾說,到 2049 年,香港要「告別劏房、籠屋」。一直以改善劏房問題為己任的阿國等人,倒過來做劏房地產生意,是否助長劏房市場活動,違背初心?他們並不認同。

Winky 相信,劏房難在短期內消失,一班街坊仍要住在惡劣環境。改善劏房環境,是最快可幫助到基層街坊的方法,「如果下一秒就有人安置他們,我們當然拍手掌,什麼都不用做,但現實不是這樣。」他們盼打開缺口,逐步影響市場上其他劏房作出改善。

現時在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任高級講師的阿國舉例說,在八、九十年代,政府推出興建單身宿舍、租用或購買私人單位改裝成單身宿舍、體恤安置合資格的單身人士上樓等政策,花了十年時間,雖令籠屋數量減少,但也未能「告別籠屋」。而劏房數目龐大、植根香港多年,他相信劏房更難在短期內消失,故須思考如何最快令街坊住得好一點、保障其權益。

集誌社檔案
從板間房至劏房的百年歷史
翻查歷史資料,劏房、籠屋、寮屋等「不適切住房」,其實已是纏繞香港百年的難題。19 世紀英治時代,自 1864 年起的 30 年內,香港人口增加一倍。當時太平山街一帶是華人集居地,有業主將單位分間為多間臥室和閣樓,共用廚廁,每間臥室或僅得 30 呎,可納一伙人,屬板間房雛形。1894 年香港爆鼠疫,至少逾 2000 人死亡,人口密集的太平山街成為重災區,鼠疫迫令政府動用《太平山物業收回條例》,清拆該區一帶房屋,7000 戶居民遷離。到戰前興建的舊式唐樓,三至四層高的公寓式樓宇,每層共用廚廁,屋內以木屏板分隔,一幢住了三數十人;戰後出現新唐樓,但每單位面積跟舊式差別不大。阿國補充,由於在房間加設獨立廚廁的成本高,九十年代之前,業主都不會在板間房內加廁所;後來社會追求私隱,共用廚廁衍生爭拗,開始有業主改建單位、放棄共用廚廁,在房間內各自加設廁所,演變成現時的劏房,即具獨立廁所的房間。

2010 年土瓜灣馬頭圍道唐樓倒塌現場,已重建成市建局煥然懿居。

公共政策不足難改劏房問題 望「社會地產」相輔相成

阿國指出,自 2000 年起,政府開展多項市區重建計劃,被逼遷離的基層市民住屋需求愈來愈大;惟公屋輪候時間長,劏房愈來愈多,取代籠屋和板間房、成為不適切居所的主流,不變的是居住環境依舊惡劣。

2010 年土瓜灣馬頭圍道唐樓倒塌、2011 年同區唐樓三級火,共釀成八死,揭示劏房林立、居民逃生困難。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飭令屋宇署巡查馬頭圍道舊樓,又展開強制驗樓計劃。但十多年來,劏房戶數量持續增加;2011 年釀火的土瓜灣唐樓, 2019 年再次起火,當時大廈仍有劏房。

阿國說,前特首曾蔭權時代壓低公屋、居屋興建量,影響陸續在 2010 年代起浮現,樓價飛升下,劏房愈劏愈細。然而,他認為,政府過去對劏房議題取態被動,欠缺路線圖,如塌樓後才巡查驗樓;續租加租、濫收水電問題持續逾十年,去年才落實劏房租管;民間倡議十年,政府才推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單靠公共政策層無法解決劏房這個老問題。

2020 年審計報告揭露,屋宇署強制驗樓計劃的進度大幅落後,截至 2019 年 12 月,計劃內有約 1.2 萬幢尚未發出法定通知,如按屋宇署目標,或再要多約 20 年時間方可完成。阿國說,巡查行動和驗樓計劃,有助辨識危樓和找出劏房戶,惟當局未設想如何安置危樓住戶,欠缺配套支援,效果成疑。

至於政府接連推出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讓輪候公屋的劏房戶「住少幾年」劏房,阿國認同當局的理念,並建議可預留部分入住率偏低、位於新界的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在重建舊樓時用作安置貧窮劏房戶。但他質疑,沒有輪候公屋、或不合符申請資格的街坊,則未能受惠。

他們說,「社會地產」與公共政策是相輔相成。阿國認為劏房問題的難度並非單一方法可解決,例如有劏房戶沒有輪候公屋、又或有人傾向居住於劏房,「社會地產」則不考慮其收入和資產,冀能開拓私營市場與公營房屋之間的「service gap」,補漏拾遺。

告別劏房、提倡「住屋是人權」,目標仍然遙遠。在開拓「社會地產」的道路之際,阿國和 Winky 沒有放棄研究和倡議工作,正密羅緊鼓招務組織幹事作政策倡議,多路出擊、支援劏房街坊。他們志願成為安全網,接住遇上困難的街坊,在每處狹縫、找到身位幫助街坊。「想讓他們看到希望,如果一直無人理、無人back up,他們好快就冧(倒下),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支援。」Winky說。

集誌社檔案
劏房租管是什麼? 1524 宗涉違例個案 三業主被定罪
劏房租務管制去年一月起生效,規定業主要為租客提供 4 年的租住權保障、限制續租時的租金加幅,以 10% 為上限、以及禁止業主向租客濫收公用設施費用等。條例由差餉物業估價署執行。
估價署回覆《集誌社》表示,去年五月下旬至今年 3 月 31 日,共進行了 116 次巡查,造訪約 4,300 個劏房戶,當中包括 98 次聯同水務署進行的行動。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估價署共識別 1,524 宗業主涉嫌違例個案,當中 1,486 宗為主動識別的個案,其餘 38 宗屬投訴個案。至今已有三名「劏房」業主因違反《條例》被定罪,分別被罰款 18,600 元、2,000 元及 6,600 元。估價署又指,徵得律政司意見後,已就另外 788 宗有關規管規賃個案向業主發出警告信,並正調查 310 宗個案,亦正就另外三宗個案徵詢律政司意見。其餘有 417 宗個案,由於有關租客拒絕提供進一步資料,故未能繼續跟進。
另外,政府 2021 年修訂《水務設施規例》,打擊劏房業主濫收水費。水務署回覆立法會議員表示,自修訂條例生效至今年 2 月底,署方造訪約 4,000 個分間單位數目,接收到 74 宗投訴個案;已提出 7 宗檢控,有關檢控全部成功定罪,罰款金額介乎 1,000 元至 5,000元;其餘67宗投訴,當中 7 宗仍在調查,餘下個案則因涉事者不願提供資料或作證而未能跟進。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聚焦|六四34 「特別的日子」 維園有市集 電影包場被取消

集誌社

《集誌社》首季工作報告| 234 篇報道 $160萬年訂目標已達47% 靠你撐起專業報道

集誌社

六四34|被業界代表「強烈建議」 高先戲院六月四日取消電影包場

集誌社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3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最新內容

河北暴雨災情持續 興隆縣8死18人失蹤 多村通訊一度中斷

國際 on LINE

飼主未及時察覺 開車拖行愛犬致重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遇劫受傷 警方追緝2名男疑犯

商台新聞

懷疑與家人爭執 男子跳高鐵月台獲救

on.cc 東網

葵涌工廈女子燒炭 昏迷送院

on.cc 東網

澳門君怡賭場提早停運 博監局人員在場監察

商台新聞

哀牢山考察發現 極罕見「冥界之花」

on.cc 東網

特朗普指美中相信會有公平協議 貝森特指中方操之過急

商台新聞

銀行擅自扣存款還債 擔保人不滿興訟

on.cc 東網

油麻地中年漢梯間遇襲失手機頸鍊現金 追緝兩男子

on.cc 東網

港人在日逾50旅團 逾千客均安全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俄8.8級巨震34死 環太海嘯四起 日200萬人撤離

on.cc 東網

俄空難身亡中國公民身份確認 華總領館聯絡親屬

on.cc 東網

天文台:短期內廣泛地區或受大雨影響

商台新聞

天文台:未來一兩小時本港雨勢較大

商台新聞

兄弟專偷電纜線 兩個月犯12案終落網

on.cc 東網

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 今早多處錄得超過10毫米雨量

on.cc 東網

屯門新墟12歲女童陳繼芯失蹤11小時尋回 並無受傷

on.cc 東網

佐敦男子倒斃大廈單位內 警方重案組接手調查

商台新聞

新華時評:中美斯德哥爾摩會談展現兩國冀相向而行

商台新聞

自治區前人大常委副主任受賄 囚15年

on.cc 東網

警方聯同食環署在油麻地打擊阻街和交通違例事項

商台新聞

華北水災 |河北承德市興隆縣最少8死 北京懷柔區搶通應急救援重要通道

商台新聞

劉建超率團訪阿爾及利亞 晤民族解放陣線黨總書記等人

商台新聞

打擊油麻地果欄一帶阻街及違泊 共發14張告票或傳票

on.cc 東網

中俄下月海上聯演 赴太平洋聯合巡航

on.cc 東網

李成鋼晤瑞典外貿大臣 冀瑞方推動歐中落實領導人共識

商台新聞

台北故宮藏品「翠玉白菜」 9月亮相捷克

on.cc 東網

旺角中年婦墮樓 跌落毗鄰大廈天台亡

on.cc 東網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商台新聞

員工付費「扮工」公司興起 助度失業迷茫期

on.cc 東網

粵港加強基孔肯雅熱聯防聯控工作

商台新聞

柯士甸道大廈單位傳異味 揭男子倒斃屋內

on.cc 東網

洪水沖走千萬人民幣金飾 僅尋回小量

on.cc 東網

日本海嘯警報全數降級!俄羅斯稱地震無傷亡

NOWnews 今日新聞

城巴夥昂坪360推出5開篷巴士線 提供一站式交通接駁觀光體驗

am730

澳門男中學生在港期間 疑遭「黑社會」勒索失6500元

on.cc 東網

衛健委要求全國採果斷措施 防基孔肯雅熱疫情擴散

商台新聞

市監局倡強化安全監管 禁劣質產品流入校園

on.cc 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