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 成肝癌與 B 肝有關,醫:台灣 B 肝治療落後國際指引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8月06日09:31 • 發布於 08月06日10:37 • 周佩怡

台灣肝癌發生率、死亡率下降,歸功於風險因子 B 肝、C 肝防治初見成效。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徐士哲表示,C 肝預定今年提前達成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目標,但公眾的疾病意識及 B 肝帶原者的後續追蹤、治療缺口仍有待加強,也建議將肝癌風險評估 FIB-4 指數中的計算項目血小板納為成健項目,以改善肝癌診斷期別分佈,進一步壓低肝癌發生率與死亡率。

台灣肝癌病例中,6 成與 B 肝有關,3 成與 C 肝相關,徐士哲今(6)日於青年健康論壇中表示,世衛 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要求診斷率達 90%、治療率 80%,台灣 C 肝防治今年均已達標,然 B 肝診斷率僅 6 成左右,治療率亦待提升;民間調查也顯示,不到 7 成 B 肝帶原者每年定期追蹤。

徐士哲說,B 肝病毒特性使患者儘管肝臟未發炎、纖維化或進展至肝硬化,仍會罹患肝癌,且診斷時多為晚期,對青壯年健康衝擊甚鉅;C 肝則多在病程晚期才誘發肝癌,但與 B 肝共感染者並不少,治療與追蹤需同步考量。

B、C 肝仍為肝癌主因,診斷與追蹤亟需強化

自 1986 年新生兒全面接種 B 肝疫苗以來,台灣 B 肝盛行率從近 20%降至 8%;C 肝則因血液篩檢與高效口服抗病毒藥物(DAA)普及,感染控制大幅改善。加上國健署 8 月起擴大肝炎篩檢年齡至疫苗前世代,意即今年 39 歲以上者享有終身一次免費肝炎篩檢,將能進一步補強初級預防缺口。

至於次級預防端,徐士哲指出,B 肝治療因台灣健保給付標準尚未對齊國際最新治療指引,導致健保用藥有時間限制,甚至部分病毒量偏高、但肝功能數值尚正常者無法取得治療,影響肝癌預防成效,此為目前肝炎防治最大痛點。

另,FIB-4 指數可用於評估肝臟纖維化嚴重程度、肝癌風險,他建議,可將指標計算公式中的血小板列為成人健檢項目,以早期鑑別出肝癌高風險患者,並透過 App 等行動健康科技推播檢查提醒,才能有效強化肝癌早期診斷率。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徐士哲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台灣肝癌死亡率高!8 月起 39 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Heho 健康(台灣)

世界肝炎日/擬推 3 新政助 C 肝消除!B 肝、脂肪肝成下個防治目標

Heho 健康(台灣)

2025 根除 C 肝!「一腎三高」是 C 肝中度風險族群 積極篩檢早治療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