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處理設施去年使用率不過半 O.PARK2回收中心僅30%
廚餘回收表現仍待提高,立法會秘書處最新發布的《香港廚餘回收概況》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港4個廚餘處理設施雖然每日能處理量600公噸廚餘,但去年使用率不足一半,去年3月才投入的廚餘廠的使用率更只有30%。而2015年推出的「咪嘥嘢食店」計劃參與食店數量雖持續增長,2022年至去年期間增加60%至1,799間,但僅佔全港食肆10%。
《香港廚餘回收概況》研究報告披露,2023年廚餘日均產生量較2017年減少8%至3,407公噸,其中家居廚餘佔59%,工商業廚餘佔35%。而整體廚餘回收率在過去6年間亦由1%顯著升至6%,但仍遠遠落後於整體都市固體廢物的33%回收率。隨着政府推出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廚餘收集點於2022年至2024年期間增近6倍至逾1,500個,令回收量同期激增逾1倍至逾10萬公噸。
目前廚餘大多數會在兩間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和在大埔和沙田污水處理廠「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中處理,估計年花約1.13億港元,但相關設施去年整體使用率僅48%,其中去年3月才啟用的O.PARK 2使用率更只有30%,沙田污水廠的使用率亦僅15%。
另一方面,政府自2022年10月推行的智能廚餘回收桶計劃,回收桶數量從初期的48個大幅增加至去年的1,217個,分布在217個公共屋邨和119個私人住宅處所,覆蓋全港60%人口,然而平均每個屋邨僅有4個回收桶,有意見認為數量不及回收需求。政府計劃在今年將公共屋邨和私人住宅的智能回收桶分別增加至1,000個和600個,目標實現「一座一桶」目標。
環保署最新在社交平台指,現時全港已設超過1,300個智能廚餘機及逾200個公眾廚餘回收點,去年廚餘收集總量已按年增近70%,而家居廚餘收集量更升8倍,而廚餘機累計使用次數亦突破6,000萬次。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