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應用2:機械人行業選股
上次AI應用挑選ETF的文章反應不俗。AI平台盛行之際,如何應用可以加速選股,今日再作示範。
活用AI大模型
由上而下 (TOP-DOWN)選股方法是基本中的基本。來看近日火熱的機械人行業情況。今次採用GROK-3平台 (https://grok.com/ )。第一輪問題如下:
「你是個金融分析員,分析機械人行業前景,包括行業規模,增長前景,現時行業情況,有哪些上市公司。」記住: 向AI問及正確問題是重要一環。給予他背景人設出來的結果會更精細。以下節錄部份。
了解機械人行業現況
行業規模: 全球機械人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達到500-1000億美元左右。其中,工業機械人市場約為330-420億美元,服務機械人市場約為400億美元。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25年總收入預計為508億美元,其中服務機械人佔主導地位。
增長前景: 行業增長前景極為樂觀,預計2025-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5-30%。人形機械人子行業更為突出,中國市場預計到2030年達到數千億元規模,全球人形機械人市場可能到2050年達5萬億美元。驅動因素包括AI整合、勞動力老齡化和供應鏈自動化。風險包括供應鏈中斷和監管,但機會在於AI+機器人的融合,如協作機器人CAGR達45%。
現時行業情況: 目前行業正從工業自動化向人形和服務型機器人轉型。全球工廠中已有400萬台機器人運作,中國主導供應鏈和創新,佔全球安裝量的50%以上。AI的融入使機器人更智能,如拾取市場從2023年的3.03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33億美元。人形機器人(如Tesla Optimus和中國的Unitree)正從原型向商業化過渡,應用擴展到倉儲、醫療和家用。挑戰包括技術可靠性、成本和數據隱私,但中國的低價競爭和美國的AI優勢正推動全球競爭。2025年趨勢包括頂級5大:AI增強、協作機器人和供應鏈重塑。
有哪些上市公司:
美國/全球:NVIDIA (NVDA,美股,AI晶片領導者)、Tesla (TSLA,美股,人形機器人Optimus)、Intuitive Surgical (ISRG,美股,醫療機器人)、ABB (ABBNY,美股/瑞士,工業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 (ROK,美股)、Zebra Technologies (ZBRA,美股)、Teradyne (TER,美股)、Boston Dynamics (Hyundai Motor子公司,韓股)。
中國/香港:UBTech Robotics (9880.HK,香港,人形機器人)、Horizon Robotics (9660.HK,香港,汽車機器人解決方案)、Geekplus (2590.HK,香港,倉儲機器人)、Dobot (2432.HK,香港,工業臂)。
行情是否持續
下一個問題,想探討今年行業行情是否能繼續。上述的港股機械人股年初至今股價已升~60%-120%。今年主要爆點是TESLA旗下OPTIMUS已能處理簡單工序, 為客人提供爆谷。而中國的宇樹 (Unitree) 亦開始將人形機械人商用化。第二輪問題就來跟進最新情況:「Tesla的機械人商業化進展,中國機械人性能,價錢,及由商轉民用情況。」
Tesla的機械人商業化進展: Tesla的Optimus(Tesla Bot)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焦點。2025年進展包括Gen3版本測試,展示改善行走、拾取和折衣等能力。Elon Musk表示,內部生產目標為2025年底達數千單位。外部銷售預計2026年開始,首批機器人將用於Tesla工廠,價格估計20,000-30,000美元。預測2026年產量達50,000-100,000單位,到2035年達數百萬,潛在收入達5,000億美元以上。應用包括工廠任務、護理和家用,但面臨挑戰如可靠性迭代和數據收集。最新演示顯示Optimus已從原型向生產過渡,但大規模製造仍是難題。
中國機械人性能、價錢,及由商轉民用情況:
性能:中國機器人如Unitree R1(高度1.3米、重量25kg、26自由度、速度2m/s、負載2kg/臂)、EngineAI SA02(高度1.25米、重量25kg、26自由度)和UBTech Walker S(工業應用,精準拾取)等,整合LiDAR、立體相機和AI晶片,準確率達99.2%。
價錢:極具競爭力,Unitree R1售價5,900美元(遠低於美國20,000+美元),EngineAI SA02起價5,400美元,G1為16,000美元(EDU版20,999美元),外骨骼機器人約1,358美元。預測四足機器人可降至3,000-4,000元人民幣。
由商轉民用情況:中國正加速轉型,2025年標誌大規模生產開始。工業應用(如汽車組裝、倉儲)已成熟,轉向民用包括老人護理、體育訓練和家用(如Unitree G1已售予消費者)。市場從2024年的27.6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53億元,預計2031年達4,631億元。初創如Unitree和EngineAI推出消費版,支援R&D和日常任務。政府支持下,中國預計主導全球,應用從工廠擴展到家居和公共服務。
哪個是對的股
最後要問的:「對香港上市機械人股作投資分析」。
主要股票:
- • UBTech Robotics (9880.HK):人形機器人領導者,股價從上市後上漲50%以上。2025年受益於中國市場擴張,但面臨競爭。市值約數十億港元,適合成長型投資。
- • Dobot (2432.HK):工業臂供應商,股價波動大,上漲50%。專注輕工業機器人,潛力在民用轉型。
- • Horizon Robotics (9660.HK):汽車和機器人解決方案,兩大業務分部。股價穩定,受益AI整合。
- • Geekplus (02590.HK):倉儲機器人全球領導者,2025年IPO為香港最大機器人上市,募資規模大。
- • 其他相關:Minth Group (00425.HK,零件供應)、Johnson Electric (00179.HK,馬達供應)。
- 投資分析:正面因素包括行業CAGR高達28.83%、中國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股價平均上漲30-50%。預測2025-2028年協作機器人增長45%,利好這些公司。
風險:技術延遲(如Tesla類似問題)、中美貿易摩擦和估值泡沫(某些股PE高於50倍)。建議:中長期持有UBTech和Geekplus,目標回報20-40%/年;短期監測Horizon,避開高波動如Dobot。整體評級:買入(Buy),但分散風險,關注Q3財報。
加入個人分析
必須講句,現時AI分析只能作參考。上面分析建議及評級依然未達水平,需要加入自己的分析。就近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World Robot Conference, WRC)於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是推動行業發展的短期因素。當中顯示人形機器人是未來焦點、產業鏈整合與技術融合推動行業升級、中國機械人產業領先全球以及機械人不再僅限於傳統工業場景,而是深入醫療、養老、零售等領域。
按以上邏輯,港股機械人股主要集中國內市場 (極智嘉除外),都是值得留意標的。優必選 (9880)及 地平線 (9660) 於人形機械人及產業鏈整合上都是對題。估值上,未來兩年優必選及地平線仍處於虧損,投行都以市銷率作目標價,可以預期股價波動性較大。
參考現時市場目標價,優必選大約為114港元 (~25%上行空間),地平線約為9.7港元 (~35%上行空間)。
留意8月中及9月初亦有其他世界性機械人大會,將會是短炒的推動力。執行上,建議以20天線作為買入價:優必選 91.4港元;地平線 7.1港元。定止損於50天線: 優必選 84.7港元; 地平線 6.89港元。
作者:Create Lee 李明德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公司投資組合可能持有上述股票
想關注更多投資知識或股市分享,可FOLLOW Create Sir Facebook:facebook.com/createsi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reate.sir/
原文刊登於 HKMoneyClub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hkmoneyclub以下平台,接收更多分析評論!
Facebook:hkmoneyclub (https://www.facebook.com/hkmoneyclub)
Instagram:hkmoneyclub (https://www.instagram.com/hkmoneyclub)
YouTube:hkmoneyclub (https://www.youtube.com/@hkmoney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