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愛自己
這天,跟幾位女友吃午餐,也是好不容易才約到。因為A剛送了在家跌倒的母親進醫院,B剛陪了確診癌症末期的爸爸到醫院複診,C則自己不小心在家中摔倒跌傷了手,但因為機會難得,堅持赴這個約了好久的午餐聚會。
我嘛,算是最幸福的那個。父母跟老爺奶奶都走了,女兒帶著三個乖孫去了外地旅行,正是無「孫」一身輕。
只是,大家言談的主題,都集中在「照顧者」這角色上。因為她們每一位的父母仍健在,也同樣都是擔任照顧者的重任。
「你們不是還有其他的弟兄姊妹嗎?他們沒分擔嗎?」
「弟弟的孩子仍在唸小學,他跟弟婦每天帶孩子已經夠忙,老媽也說不要『勞煩』他們!」A這樣回應。也因為她是單身,一個人住,有地方也有時間吧!
「我是一直都擔任這角色,爸爸媽媽也倚賴我,不能假手別人。坦白說,我也不放心!」B則是主動承擔這個重任。
愛玩的C卻說:「我當然想多點ME Time,但每趟問弟弟妹妹,他們總有『拒絕』的藉口!」
總之,各有各的苦衷,一言難盡。
「那你們有否個人的時間空間,做做運動,或約朋友見個面?」
「我連睡覺都沒時間,哪有機會運動?」A說著,其他兩個都跟著點頭。
看見他們三位,就像三個快被榨乾的橘子一樣,臉色枯黃,精神萎靡,實在痛心。
其實回想自己在照顧爸爸的十年,又何嘗不是這個樣子?每天奔波於老爸與照顧女兒之間,根本沒時間運動,能做的只有偶而跟老公在街上散步,跑了幾千步就覺得累,要回家歇歇了。
那時總以為,沒有精神,提不起勁,是因為工作與照顧家人太忙了,沒想過最大的問題,是「過度照顧他們,卻忘了照顧自己」。
現在,我是徹頭徹尾的醒悟了。所以,在這一年裏,我一方面堅持一些對身體健康有益的好習慣:如每天早上起來,在擦牙、喝水前,把約一匙(15 ml)的油含在口中 15 至 20 分鐘然後吐出,然後擦牙和多喝水。我是持之以恆地實踐了快10年,效果就是牙齒得到最好的保養。
此外,每星期起碼做三次不同的運動:一個小時有教練指導的體能訓練,一個小時跟教練學乒乓球,還有起碼一次跟老公打保齡球。這些運動都是我少年時代鍾情的,所以每個星期都可以堅持。
還有就是,每個晚上會做50下「深蹲」跟50次「捲腹」(即半仰臥起坐)。主要因為過去曾跌倒多次,醫生的勸喻是大腿肌肉退化,要多訓練。素有恆心的我,就是這樣每晚都做,日子有功,剛去做了檢查,真的長了小小肌肉呢!
這頓午餐,我就是把過去一年的這些「經驗」,跟好姊妹們分享。希望她們好好愛惜自己,這樣才有精力與精神關顧身邊的家人啊!
【關於 #羅乃萱】
羅乃萱Shirley Loo,資深親子及家庭教育工作者。近年致力關心社會及服務香港的家庭,常獲邀主領有關家庭和諧、兩性相處、親子正向教養、推廣親子閱讀的講座,並參與以下委員會: 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主席,社區參與助更生委員會委員,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成員,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2024 全民閱讀+」文化委員會成員。
羅乃萱在親子及家庭品格教育的貢獻備受肯定,於 2020 年 10 月獲頒授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也很榮幸於 2018 年獲頒授銅紫荊星章、2008 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及 2005 年獲頒授香港特區榮譽勳章。
近年也致力關心婦女教育,關注職場婦女的掙扎、需要與成長,並於 2020年榮獲女性雜誌《旭茉》頒發「成功女性大獎」。羅女士多年來致力教育界,任職不同教育委員會委員、學校校董、及教育機構顧問,定期主理學校、機構及商界講座、寫作班等,並於 2022 年榮獲《成長希望基金會》頒發「2022 傑出公民領袖獎(教育界別)」。
羅乃萱同時是一位心靈勵志及親子教育作家,近期作品《知己莫若我》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2021 – (心理勵志)「最佳出版獎」,並獲頒「香港書展 2021年度作家」。
羅乃萱 Shirley Loo
BBS, MH, JP, Honorary Fellow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