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雞蛋的蛋黃有時像陽光一樣明亮、有時卻像濃湯一樣深橘?有人說蛋黃越紅越補,也有人堅信顏色淡一點才天然。那麼問題來了:蛋黃顏色深淺,真的跟營養有關嗎?來,我們請出專業養雞達人幫大家解惑!
蛋黃顏色從哪來?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美國《Fox News Digital》報導,兼職食譜作家、專業後院養雞達人Lisa Steele指出:蛋黃的顏色,其實是雞媽媽吃什麼決定的!也就是說,不管你的蛋黃是嬰兒般嫩黃,還是夕陽般橘紅,差別不在於蛋有機不有機、雞快樂不快樂,而是雞今天吃了什麼。
像是飼料中如果加了天然色素來源,例如:胡蘿蔔素、葉黃素等,那蛋黃自然就會橘得漂亮;但這不代表蛋就一定比較營養,顏色本身不是營養直通車,有些營養素,剛好就和色素黏在一起。
橘黃的祕密:胡蘿蔔、玉米、綠葉菜都有貢獻
圖片來源:pexels
Steele補充,其實現在的商業飼料技術很進步,不用餵雞吃胡蘿蔔汁也能讓蛋黃變深。只要在飼料裡加入富含類胡蘿蔔素的成分,像是玉米、南瓜、芒果等食物的精華,就可以生出一顆濃橘系蛋黃。另一個大功臣是葉黃素,這種存在於菠菜、羽衣甘藍等綠葉菜裡的天然色素,也會讓蛋黃呈現較深的金橘色。但話說回來,如果雞被關在籠子裡、吃的都是標準配方飼料,而且飼料放久了營養氧化了,那麼蛋黃就可能比較淡。
放養雞 vs 無籠雞:你買的蛋是哪一種?
圖片來源:pexels
Steele也貼心提醒消費者,在超市選蛋時,不妨多留意標籤上的資訊:「無籠雞蛋」:只是沒有關籠,但可能還是在室內活動,雞的自由度不見得高;「放養雞蛋」這才是真正能夠在戶外活動的雞,牠們能啄草、找蟲、散步、曬太陽,吃進去的東西多樣又天然,所生的蛋通常顏色較深、營養也更豐富。根據她的說法,這類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也可能較低,是許多重視健康的人的首選。
圖片來源:pexels
總之,蛋黃的顏色不是絕對的營養指標,但卻能透露出一點點「雞的生活線索」。想吃得營養、安心、不被誤導,建議還是多看標籤、多做功課,別單憑眼睛選蛋黃的顏色來判斷好壞。
主圖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承繼新品「香草鳳梨金磚」重磅登場!盤點7家鳳梨酥:微熱山丘、旺萊山、niko bakery
2025春季酒款推薦!SUNMAI超濃果感「葡萄調酒」,減肥也能喝「這款」低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