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由於心臟某些部位釋放異常電訊號,導致心房(心臟腔室之一)無法正常收縮,僅能顫動運作,因而得名「心房顫動」。常見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及心臟衰竭,也可能無症狀。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栓塞導致血流受阻,造成腦細胞缺氧受損。依栓塞位置,患者可能出現臉歪、說話不清、單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影響自理能力,並帶來生理、心理及社會問題。其中,心房顫動是重要成因。因心房顫動時,血流減緩易形成血栓;血栓若隨血液流至腦部血管,可能引發栓塞,導致缺血性中風。
預防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最有效的方式是服用「抗凝血劑」,新型抗凝血劑能顯著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然而,抗凝血劑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對於年長者或容易出血者,可能無法規則使用抗凝血劑;甚至有些患者即便服藥仍發生中風。這時,「左心耳封堵術」成為更積極的預防選擇。
左心耳封堵術是封堵心房內最易產生血栓部位的手術,以降低血栓形成,進而預防缺血性中風。此技術已成熟,手術約需1至2小時,住院時間最短僅4天。術前與術中需借助「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輔助,手術僅需在鼠蹊部靜脈穿刺一次即可完成。目前,國際上也推行將此術與「心房顫動電燒手術」(一種有效控制心房顫動的手術)合併執行,試圖達到更好的中風防治效果。然而,此屬侵入性治療,仍有風險,建議與心臟科醫師充分討論手術細節。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 羅皓允醫師,本文轉載自第401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