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國談判,傳出台灣打算拿「調降貨物稅」當籌碼,達人分析,如果全取消,3000c.c以上的100萬元進口車,有望省下超過30萬。只是財政部次長脫口而出,對進口車課徵的稅率為52.5%,也被打臉算錯了,對此財政部解釋,是認知不同,次長是回答稅率,不包含稅基。
記者簡雅婷:「德國車廠所推出的4新車1個限量款,都配有12.9吋螢幕,已經是掀背車同級之最,語音辨識也免特定關鍵字,如果台灣調降貨物稅,當作跟美國的談判籌碼,汽車公會也點頭大讚說,可以合理反應到售價,民眾立即有感,車廠也對台灣市場有信心。」
德國車廠台灣總裁:「顯然目前的外部情況,對於作為出口國的台灣來說是一個挑戰,但我們對台灣汽車產業的基本面非常有信心,所以我們相信這個國家的銷量,將會和過去幾年看到的一樣。」
有信心但車價會不會有調整,之後才會知道,但達人也預估貨物稅調降,對國產車、進口汽車都有利,假設完稅價格100萬的進口車,完全減免貨物稅的話…
汽車達人小捲:「跟現在的稅制算起來,至少會有29萬元的差距,如果3000c.c以上就會有30萬。」
取決市場機制,畢竟以台灣的稅率結構來看,進口車要被課徵,關稅17.5%、貨物稅25%或30%、營業稅5%,財政部次長卻說,這最高稅率是52.5%,也被打臉。
汽車達人Money錢毅:「一台車100萬取得,在台灣幾乎要賣到200萬,這是累乘起來,而不是累加起來的。」
攤開關務署規定,的確就是累乘,假設1台車原廠價100萬,先算保險費,之後再用原廠價加上保險後,再乘17.5%的關稅貨物稅,則是前面全部加總完,再乘25%以同樣方式再算營業稅,加一加不包含車廠額外成本,至少會變160萬。
汽車達人Money錢毅:「汽車稅17.5%全世界來看,其實並不是那麼高,我們最高的是貨物稅,最後市場是決定要不要降價。」
達人點出,當初本來就是為了國產車所設的關稅壁壘,時代背景早不同,再加上只要讓美國整車進來,課稅不那麼重都是好籌碼,應該好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