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懶人包/失智症治療新曙光! 5QA一次看懂兩款失智新藥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04月21日07:32 • 發布於 04月21日06:49

隨著台灣失智症人口突破30萬人,全球醫界引頸期盼的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終於迎來重大突破。繼美國與日本合作開發的「樂意保(LEQEMBI)」先在2月取得藥證後,美國禮來製藥的「欣智樂(KISUNLA)」隨後也在4月正式通過審核,象徵阿茲海默症治療正式邁入「單株抗體時代」。

聯合報整理5大QA,幫助讀者快速了解這兩款藥物的適應對象、使用方式、副作用與治療效果,一次看懂失智症新藥。

Q1:失智症有藥可以使用?有哪些適應症?

A:食藥署目前核准的兩款新藥「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KISUNLA)」皆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即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阿茲海默症。

兩款藥品都是限於使用在,帶有載脂蛋白Eε4對位基因異型合子者(APOE ε4),或未帶有載脂蛋白Eε4基因者 (non-carrier),若為雙帶因者則不建議使用。

Q2:失智症新藥怎麼施打?使用方式與療效比較?

A:「樂意保」每兩周靜脈注射一次,清除類澱粉後改為每月施打,可減緩病程約26%;「欣智樂」每月注射一次,類澱粉清除率約七成,可選擇停藥,病程減緩約35%。兩種藥品皆須在醫院施打,需自費做類澱粉PET掃描確認病理變化。

Q3:失智症新藥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

A:兩款藥品都可能出現腦水腫(ARIA-E)、微出血(ARIA-H)等副作用,其中樂意保的藥物臨床試驗中,有26%反應輸注後,有輸注相關反應,如頭痛、發燒、寒顫、噁心等。

副作用與APOE ε4基因攜帶數量有關,雙帶因者風險較高,為降低風險,患者需在治療前接受基因檢測與影像確認,治療期間也需定期接受MRI監控,如副作用影響運動或認知功能,則需考慮停藥。

Q4:失智症新藥的藥價多少?健保會給付嗎?

A:目前兩款藥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國外的價格高昂,「樂意保」使用一年約要2.65萬美元(約新台幣85萬元)、「欣智樂」使用一年約3.2萬美元(約新台幣103萬元)。目前台灣臨床仍處審慎推動階段,使用須經醫師評估並自費使用。

Q5:失智新藥的運作方式是什麼?未來可能還有哪些發展?

A:這兩款藥屬單株抗體療法,目的是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減緩神經退化。國際臨床數據顯示清除效果明確,但長期療效、最佳療程長度及停藥時機仍需更多研究。未來是否持續施打,將視病程變化及臨床指引調整。

即時新聞不漏接,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迎來重大突破,然而兩款新藥目前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迎來重大突破,然而兩款新藥目前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圖/本報資料照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