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靜君
圖片 : Shutterstock
「我要去妳那裡住幾天。妳弟弟要回台灣,這樣我去找他也方便些。」沒等百合回答,媽媽就把電話掛了。
百合拿著手機,忍不住向老公抱怨:「如果我現在生病就好了,可以名正言順地不讓媽媽過來。」聽完百合的話,老公卻回說:「不想讓妳媽來,就直接跟她講。妳不拒絕卻又愛抱怨。」
這下討拍還反被嗆,百合先是一愣,接著怒氣如海嘯般撲來,讓她對著老公吼:「你懂個屁!不懂就閉嘴!智障!」
百合的故事
這是百合第N次為了媽媽罵老公了。不管她怎麼解釋自己的媽媽是如何有毒、有害,先生總是習慣性地大手一揮:「妳媽媽就只是嘴賤,不要往心裡去就好。」百合也想不理會,但是問題哪有那麼簡單。想到老公這麼不在意自己的事情、一點都不理解她所受的委屈,百合越想越氣。
被狂飆一頓的老公,很快就沒事般在一旁滑手機,嘴角隱約往上揚。這讓百合看了更火大、對那抹微笑更不安。「他在和誰聊天?這麼開心?」雖然之前老公說過有個新專案在進行,但他會不會是放假消息騙她,掰一些理由來讓她放下戒心?
趁老公洗澡時,百合偷偷翻了他的手機,找到他和女生的密集對話。對話看似公務內容,卻夾雜幾句「等妳」、「別累壞了」的對話。百合覺得這些話裡藏著曖昧,兩人一定有鬼。不顧老公還在洗澡,就衝到浴室把手機貼到老公鼻尖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老公一開始還耐著性子解釋對話的來龍去脈,但經不住百合抓狂咒罵,回話聲音越來越大,罵百合是無理取鬧的「瘋婆子」。兩人吵到鄰居按門鈴來關切,結果換百合與鄰居對罵。
「動不動就大小聲只是累死自己,有話不能好好講嗎?」老公情緒平穩下來時,好言勸著百合。
「幹!還不是你惹的。」百合不想吵架,但她也放不下身段。
百合覺得委屈,她不想吵架,卻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特別是有事情讓她焦慮時更是如此。最近老公常加班,兩人性生活頻率降低,百合直接問:「我們最近都沒有愛愛,你是不行了嗎?」先生假裝沒聽到,不做任何進一步的表示。
難道被媽媽說中,不會有男人對自己感興趣嗎?上次媽媽住在這裡時,媽媽指著百合穿短褲露出的一截大腿,居然對她說:「再肥下去,妳老公看到妳包準倒陽。妳自己小心一點!」聽到媽媽這樣說的時候,百合氣到渾身發抖,這是身為媽媽該講的話嗎?
百合不想理會媽媽說的話,但如《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裡的猴麵包樹,一不小心,沒拔除乾淨可是會摜破星球的。媽媽的話,就像是猴麵包樹的種籽,她得費盡心思、謹慎地不讓它們發芽。但總有一些頑強的種籽破土而出,在她的腦袋裡冒出枝枒。
從小媽媽就說她胖,以後一定沒人要。青春期的女生兩頰嬰兒肥,媽媽要她別胖得跟豬一樣。「下等人」、「無法節制自己的人,才會讓自己胖成那副德性」。媽媽的話,讓百合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糟糕的人,又胖、又醜、又沒有自律能力。
我努力討你歡心,為什麼還是被挑剔?
當年老公向百合表示好感時,她不敢相信這男人是認真的。百合內心深深懷疑:「我這樣的女人會有人要?」她知道自己脾氣不好,特別容易發怒,認為自己人胖又不漂亮。
想起第一次和老公見面時,他用很浮誇的語調說:「真的假的!妳叫百合?百合有這麼大朵的喔!」這麼公然的歧視和侮辱,讓百合想把手上的針筆往他的嘴巴射過去。但看在他是協力廠商的份上,百合只惡狠狠地瞪他,回了一句:「白目、智障。」
原來,老公過去一直以為她作品簽名上的「百合」是筆名,所以拿來和外型的反差開玩笑。知道是真名時,他向百合道歉,說自己玩笑開過火。
那是百合第一次聽到有人正式向她說對不起。
兩人後來進一步交往。和老公在一起時,他的風趣與「凡事都是小事」的無所謂態度,帶給百合的人生前所未有的輕鬆。她有時不敢相信這些是真實的。
媽媽有「借」一些錢給百合湊房屋頭期款,這讓媽媽理所當然地進出百合家。一開始能討媽媽的歡心,百合覺得開心。但是過沒多久,媽媽開始尖酸刻薄地批評屋子小得像老鼠窩,窗簾比蓋死人的布還難看……
有一回,百合氣到將媽媽的衣服丟到樓梯間,大吼:「死老太婆,馬上給我滾。」媽媽被這樣一激,衝到廚房拿菜刀,指著她說:「信不信,我現在就殺了妳這種不知感恩的白眼狼。」一陣互相咆哮、怒吼之後,媽媽拿著菜刀走進廚房剁肉,乒乒乓乓弄了一鍋百合最愛的紅燒獅子頭。百合呢,則是滿臉淚痕走到樓梯間去撿散落四處的衣服。
「好累!為什麼一定要這樣。」
百合領第一份薪水時,媽媽說賺錢的人不要悶不吭聲,於是她決定請全家去餐廳吃飯。約假日媽媽嫌人多,約平日又質疑隔天不用上班嗎?好不容易喬好時間,聚餐當日一進餐廳,媽媽就開始批評服務生長得矮、沒水準,怪百合也不做點功課,來到一間端不上檯面的餐廳。
媽媽說前菜沙拉不新鮮、麵包太油、湯品太稀,沒有一道讓她滿意。翻攪著濃湯又碎念說著:「花這些錢,還不如去夜市。」說自己無福消受好一點的款待。百合鐵著臉聽媽媽叨叨絮絮,終於在主菜上桌前忍不住站起身說:「如果妳吃得那麼痛苦就不要吃。」
百合壓抑不住情緒衝出餐廳,邊走邊哭心想自己招誰惹誰。她做的事情沒有一樣合媽媽的意,凡事都要依照她的想法,只要稍微不一樣就是忤逆,就是冒犯。
現在,百合仍不知道該怎麼和媽媽好好相處。向老公抱怨時,他只說:「妳媽對妳又不壞,我們買房子她也幫忙出錢。她要念就讓她念,又不會少塊肉。」老公的態度讓她氣餒,被批評的人不是他,自然說得輕鬆。
每次媽媽拜訪前後,總在他們夫妻間掀起大風暴。老公說百合變態,一直挑釁自己的媽媽;百合則是對總為媽媽說好話的老公非常感冒。媽媽提到「倒陽」之後,的確讓百合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讓老公覺得倒胃口?
我努力不犯錯,為什麼還是被責罵?
百合無法理解媽媽的世界。她想像媽媽眼中的世界萬物長滿了刺,所以她才用鋒利的尖刀到處挑刺。畫插畫的百合曾經把這一段想像畫成圖案,戰士口吐的字句「妳太蠢」、「妳太肥」⋯⋯句句化成帶著利刃的光芒。編輯很喜歡這作品,鼓勵她將單幅作品畫成刺蝟戰士系列故事。沒人知道,戰士原型其實就是百合的媽媽。
在媽媽的世界裡,百合要把自己畫成什麼角色呢?一出場就被砍掉的仙人掌嗎?還是怎麼砍都殺不死的妖怪樹?砍了再重生,重生再被砍?隨著幻想發散,她覺得自己根本就是果汁機裡,被打成一團的果泥。
「要不是可以躲到畫畫裡,我會忍不住拿刀砍回去吧?」百合閃過這樣的念頭好幾回,隨即又深深地感到罪惡。
百合曾問過媽媽:「妳就不能對我說一句好話嗎?」媽媽當時一愣,喃喃說著:「也沒人跟我說過什麼好話。」
百合問過爸爸為何她叫這個名字。爸爸說是算命取的,但又補充說在日本美女都叫這個名字,比如吉永小百合。
爸爸晚一點回家被媽媽罵:「賺那麼一點錢,還能搞到那麼晚,到底是有多廢物。」早一點回家,媽媽酸他說:「你都沒朋友嗎?不會交際、不會應酬,難怪做得那麼窩囊。」媽媽罵得難聽,好脾氣的爸爸也不生氣,只會說:「好啦!好啦!」轉身去做自己的事情。
媽媽罵爸爸時,如果百合剛好在旁邊,媽媽會再補一句:「你們父女倆都一個死樣子。」接著將砲火轉向百合繼續攻擊。
有次弟弟生日,買了一個奶油巧克力夾心蛋糕慶生。百合怕胖,將奶油花刮下來放在紙盤上。吃完蛋糕後,堆著奶油的小盤子放在茶几上,媽媽走過來就往她身上砸,罵她討債鬼、糟蹋食物、糟蹋心意。但是奶油熱量高,刮奶油的方法就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
媽媽的標準她永遠抓不到。百合猜想,媽媽唯一的準則就是──妳永遠做不好。
我什麼都做不好,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永遠做不好。」百合多麼擔心媽媽說的是真的。
不!她相信媽媽說的是事實,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事都做不好,那就不要做了,所以百合曾經擺爛過好長一段時間。
整個中學她都在學校發呆,老師說什麼根本聽不進去。可是她三年全勤,每堂課都靈魂出竅般地坐在椅子恍神。可是在學校,沒有人會一直要她做這個、做那個;成績不好,老師也放棄她,互不搭理,她樂得清淨;青春期的孩子永遠吃不飽,但有些女生愛漂亮刻意節食,百合豁出去拚命吃。
「妳罵我是豬,我就當豬給妳看。」
是美術老師救了百合。她說百合的構圖有自己的創意,下筆很大膽,是天才。百合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讚美。她找到自己的著力點,終於有一件事情是她可以做的。
百合的世界被鑿出一道光。她開始瘋狂地畫,媽媽說她是鬼畫符,她無所謂;媽媽要她讀書、專心在功課上,甚至丟掉她的畫板,但百合撿回來繼續畫。百合要撕掉「妳爛透了」、「妳這個垃圾」、「妳是豬」、「妳沒啥路用」、「妳沒出息」⋯⋯這些貼在她身上的標籤。
她要向世界戰鬥,證明給大家看。
雖然百合陸續得到許多獎,她卻從不滿意自己的作品,畫一張圖要改幾百次。心底總有個聲音對她說:「別人其實不會滿意。」
別人的讚美,會讓她懷疑是別有含意的揶揄,寧可不信。既然別人不會喜歡,百合便以高高在上的態度,防衛他人的批評。她在業界是出了名的難搞,但先生知道她過度拚命,累到自律神經失調、胃潰瘍。
「為什麼我這麼拚命了,日子還是這麼難?」
老客戶拉她去參加成長團體,百合如旁觀者,看著一群人談自己的童年泣不成聲,她有些不屑這些人哭什麼,卻也隱約感覺到心裡面有什麼被碰觸到,酸酸的、澀澀的。這次體驗讓她開始閱讀起心理書籍。
一日,百合拿起畫筆構思新的作品。畫筆有自己的意志,她畫出一名拿劍指向對方的人,這時對手也只好把劍舉起。
剎那間,她懂了些什麼。
百合將對峙的刀鋒改掉,改成含苞的鐵炮百合。
看著成品,百合開始落淚,從啜泣到大哭,最後無聲地說:「對不起,對不起。」
一個給媽媽,一個給自己。
看看這道人生習題
與家人之間明明在乎彼此,卻總在唇槍舌劍中相愛相殺,到底為什麼?
「我聽到他們開口就很火大,偏偏大吵之後又自責得要命。」
「每次回家都很不好受,但我有時還是會想家。」
「我沒有辦法好好聽爸媽說一句話。」
這些話聽起來好耳熟,每個人身邊大概都有幾位遇到這種困擾的朋友,或者自己就是當事人。
愛,卻不知道如何適切地表達愛意,憑著原始本能衝動靠近,激起對方的反應。只要兩人碰在一起,就會變成帶刺的刺蝟,扎得對方鮮血淋漓。百合與母親就是這樣陷入互動的惡性循環。
如果有透視鏡頭看到人內在,在母女相愛相殺,劍拔弩張的場面裡,其實是兩個情緒受傷的小孩,不知所措、憤怒不已地在對峙。
負傷的親代,情緒慢性發炎
情感傷害如果沒有療癒,會在心裡變成隱形的傷口。
肉體的外傷沒有處理的話,會發炎惡化產生致命的感染症;而心裡面的情緒傷口,時間一長則會變成如情緒慢性發炎,成為「情緒負傷者」,輕者影響人際關係,重者毀掉生活。
情緒負傷的人敏感而強悍,看出去的世界充滿威脅與危險,他們不自覺地在關係裡爭取主導權。他們想知道對方是否在乎自己、要確認自己的存在、無意識地反覆確認自己的重要性,一絲絲的怠慢都會讓他們惱火。
平時擱著傷口沒事,一旦被碰到,本能的痛感會讓他們產生防衛反應,出現挑剔的語言、張牙舞爪的行為。這就如同受傷的動物會以嘶吼、低鳴威嚇對方,拒絕讓其他動物靠近,直到確定來者沒有威脅性。
對他們而言,攻擊就是最好的防衛,因此習慣了批評、挑剔、指責,就像品管人員般檢視商品,挑出不符標準的地方。至於標準在哪裡?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因為只會以這樣的批評方式與他人對應,當自己成為父母之後,也不自覺地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子女。
被挑剔的子代,代間傳遞
一直被批評挑剔的人,會有什麼感受?拳頭打在身上會疼,被挑毛病心裡也會難過。
未成年子女對於父母的批評根本沒有對等的反擊能力,能做的只有忍耐,不忍就失去生存的機會。隨著孩子成長,漸漸有了防衛的力量。面對攻擊時,人的本能反應是「逃避」或「反擊」。
朝著「逃避」路線走的子女,與家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離,情感越來越淡漠;採取「反擊」的孩子,不再屈服於權威,開始為自己發聲。
看著子女「逃避」的父母,覺得自己沒被尊重、沒被當一回事,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而產生挫折感:面對子女「攻擊」的父母,覺得孩子造反,不禮貌、不尊敬,導致父母採取更強烈的反應想要「管教」孩子。
不管是「逃避」或「反擊」,如果沒有人改變,親子互動就陷入無限惡性循環。人被逼著顯露出尖銳無情、尖酸刻薄的態度,而這情緒在一代一代之間傳遞,養出一隻隻「噴火龍」。
受傷的孩子,只能武裝自己長大
武裝自己的孩子長大後,雖然看起來很強悍,其實非常缺乏自信。生氣不僅是他們保護自己的防護罩,也是爭取他人注意的武器。在與他人互動時,他們常虛張聲勢,張牙舞爪,對越親近的人越顯得蠻橫無理。
這樣的情緒在人際關係中具有相當的殺傷力,代價不容忽視。然而,靠近這樣的「噴火龍」難免會受傷,如果能看懂他們背後難以表達的脆弱之心,就會明白他們其實不想傷害別人。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保護自己。
百合幸運地比媽媽多了一些資源,當她的內心被敲開一道縫時,慢慢接觸到內在的真實感受。她發現當自己舉起刀劍時,世界也舉起刀劍;當她高舉的是花,對方就沒有防衛的必要。
她開始走和解的路,鬆綁僵化的應對方式,扭轉痛苦的代間傳遞。
如果你和百合一樣
長期透過強烈的情緒來表達自己,一定讓你很辛苦!與自己和解是關係改變的最佳解法,雖然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但很值得投入。
日常生活中遇到刺激就發脾氣,可以透過下面兩個刻意練習來改變大腦慣性迴路,阻斷反射動作,降低衝突發生:
一、行為反應調整:當對方講出讓你不開心的話,不要急著辯解。在心中默數一、二、三,然後再三、二、一倒數回來。數數字需要理性思維,可以幫助啟動調節情緒的大腦額葉運作,而不是被杏仁核的戰鬥反應綁架。
二、找出自己的情緒地雷:觀察自己的情緒地雷區在哪裡。是剛睡醒的時候特別容易暴躁,還是肚子餓、血糖低的時候尤其容易生氣,或是特別不愛別人問自己哪些事?記錄下自己的行為反應找到地雷區,有人靠近時才好因應。
如果你是百合身邊的人
有時候他們易怒的表現,會讓人覺得不親切、沒禮貌、不友善,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所以下意識地想要避而遠之。看起來兇悍的他們,其實脾氣過了就好了。只要掌握到技巧,反而會覺得他們直率好相處。
如果你是百合的伴侶:
因為他們對感情忠誠且願意付出,卻在情緒來的時候變得像個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快速調整自己的情緒,所以需要你的幫忙。你是對方重要的「情緒調節器」。
不妨想像他們是累壞了在鬧彆扭的小孩。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哄一哄是有效的。如果沒有哄生氣小孩的經驗,就用疼愛家中寵物的精神來應對就是了。他們的情緒燃點低,容易在溝通中擦出火花。相處的祕訣是──避免正面對決。
如果你有像百合這樣的主管:
關鍵在於讓他們感覺自己擁有掌控權,並且參與決策過程。像是,在進行提案時巧妙地將提案分成兩個選項,讓主管做出選擇。經驗豐富的主管往往會將這兩個提案合併為一,這時你可以適時地補充自己的意見,達到更好的討論效果。
如果你有百合這樣的工作夥伴:
討論事情時要留意不要使用直接命令的口氣。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被壓迫。給予空間讓他們先表達想法,這樣比較能夠聽進你的觀點。
當他們情緒暴躁時,不要跟著情緒共振、不要對他們的行為立即做出回應,理解他們的情緒通常不是針對你個人,而是他們自已無力調節。暫緩回應,等他們冷靜下來,這時才好處理事情。
☉情感關鍵字:焦慮、厭惡、生氣、情緒負傷、焦躁、羞恥感
☉行動關鍵詞:找出情緒地雷、調整情緒共振、扭轉代間傳遞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不要再說都是他們的錯,人生現在開始這樣過》今周刊出版,林靜君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1年半甩肉18公斤、身體比實際年齡少11歲!醫師親揭減重經驗:我如何靠減醣、超慢跑擺脫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