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讓人類更方便的同時,也引發許多人對於工作可能被替代的憂慮,外媒評比了不易被AI取代的7種職業類別,成為職場新興「金飯碗」,許多專家也對此發表看法。
不易被AI取代的「7種職業」
據《Money Talks News》報導,不易被AI取代的工作如下:
1.醫療照護專業人員: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及醫療照護需求增加,提升相關產業重要性,使專業護理人員、個人照護助理(看護)和社工等職業相當搶手。
2.技術工種人員:電工、機械師和建築工人等工作需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工作經驗,使AI難以取代其職業的專業性。
3.教育工作人員:AI無法完全取代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指導,家教老師、輔導教師和教育專家等仍不可或缺。
4.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心理諮商師、治療師和社工等職業需求,因應人們重視心理健康逐漸大量增加,而AI即使可以協助提供相關資訊,但缺乏人類照顧病患所需的同理心。
公共安全和網絡安全角色難被替代
5. 公共安全角色:警察、消防員和網絡安全專家這類職業,需依靠人類判斷和快速決策關鍵能力,不易被AI取代。
6.創意工作者:行銷、UX設計和寫作等創意領域,仍需仰賴人類的直覺和創意性。
7.綠能產業:太陽能、風力發電和環境工程因應世界永續發展,相關職業需具備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
外媒評比不易被AI取代的「7種職業」。圖片來源:pexels
專家:AI難以複製核心價值
AI 趨勢專家李開復曾分享,即便到了2041年,AI仍可能無法完全掌握「創造力」、「同理心」、「靈巧性」,他在《AI新世界》一書中,也解析了包括醫療護理人員、AI研究員和工程師、老師作家、刑事辯護律師、科學家在內堪稱「金飯碗」的工作,不易被AI取代。
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經理鐘慧瑩也對此發表看法:「這些職類有一些共通點,分別是高度仰賴人際的互動,還有情感的判斷,以及現場的技術還有創造力,這些都是AI難以複製的核心價值」,此外,她認為技術工、水電工,還有汽車技師、建築工人等,穩定性高起薪不低「更具備抗AI的風險,是年輕人可以重新認識的重要出路」。
AI 趨勢專家李開復曾出書分享,AI無法完全掌握人類心智的關鍵。圖片來源:天下文化、pexels
技職人員需具備一定的門檻與專業知識,是AI難以取代的地方,專家也分析,不想被AI取代的話,需利用AI輔助工作,努力成為AI科技的駕馭者。
延伸閱讀:
寶可夢造型悠遊卡好萌!還能召喚「Special皮卡丘」熱血戰鬥
吉卜力熱潮後「AI臉書」成真?OpenAI競爭對手直指X與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