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的舊衣回收箱由身心障礙者團體設置,去年回收量比前年減少兩成,原因是不少衣物老舊、破損甚至發霉,只能當垃圾處理。環保局提醒民眾協助回收「無破損、乾淨、穿不下」的衣物,提升舊衣回收效率與使用效益。
基隆市政府2011年制定身心障礙者團體從事舊衣回收管理要點,開放社福團體申設舊衣回收箱。2020年再將舊衣類公告為應回收項目,民眾也可以把舊衣交由環保局清潔隊資源回收車處理。
環保局統計,2023年全市有78個舊衣回收箱,回收753噸舊衣,2024舊衣回收箱增加到87個,但回收量下滑到603公噸。
基隆市7個社福團體合成的七礙聯盟協會理事長陳志龍說,投入舊衣回收工作並不輕鬆,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原因是民眾送來的舊衣,有些過於老舊,或有破洞,甚至已發霉,增加整理的時間。估計現在大約三成回收的舊衣要淘汰,能交給上游業者銷售到國外的數量減少。
回收業者指出,舊衣回收去化管道越來越少,國外已有廠商現不收受夾克、外套等舊衣,使得無法外銷的舊衣變為垃圾,還要花錢送進焚化廠處理,增加額開開銷。
七礙聯盟開車巡迴各地回收舊衣回收的黃姓男子說,每個回收箱每周收2到3次,回收量較多的回收箱,要再追加1到2次,否則回收箱滿了,民眾也舊衣物放在回收箱外,回收箱就變成「髒亂點」。
黃姓男子表示,如果是因為回收箱滿了,或是老人家無力把舊衣物投入箱內,暫時堆放在回收箱旁不難處理,麻煩的是有人直接把垃圾袋塞進回收箱,或是棄物回收箱旁,過去還曾在舊衣回收箱看廚餘,部分民眾的素質令人搖頭。
為了提升舊衣回收效益,環保局近期到多處社區辦理資源回收宣導說明會,讓民眾更加了解舊衣分類項目內容,並將經過清潔整理,並可使用的外衣、外褲、裙子、洋裝、背心、外套和西裝等,投入舊衣回收箱,或是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也可透過「全國不用品藏寶地圖」尋找合法回收店家。破損、老舊的衣物不具回收價值,不用回收。
環保局長馬仲豪表示,舊衣回收後會流向回收舊衣業者,再依據材質與品質,以人工挑選分類貯存,堪用品銷售輸出到國外,或在國內市場以二手物流通使用,延續舊衣回收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