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廿年 大都會行政總監再度續約
2006年被任命為大都會歌劇院的第16任行政總監的Peter Gelb,日前再度得到續約、起碼還會在這個位置上幹到2023年。
上個月接受《EL PAÍS》訪問時,Gelb其實就已透露,他的合約剛剛續至2027年,並說:「如果大都會歌劇院的董事會希望我繼續下去,我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再做更久。」
如今,大都會歌劇院的董事會還真的進一步將他的合約延長至2030年。同時,董事會也宣布了與沙烏地阿拉伯文化委員會的新合作關係,Gelb表示這將「為大都會歌劇院提供新的重大支持」。
Gelb青少年時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都會歌劇院擔任引座員。之後他受訓成為藝術經紀人,並協助鋼琴家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重啟事業。1982年,他創立了哥倫比亞藝術經紀公司(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CAMI)的影片部門CAMI Video,並擔任總裁,同時出任大都會歌劇院電視系列《The Metropolitan Opera Presents》執行製作六年,期間為大都會製作了25部電視影片,後來由DG再度發行DVD。
他擔任大都會行政總監二十年來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榮獲琵琶第獎(Peabody Award)和艾美獎的系列節目《The Met: Live in HD》。該系列自2006年12月開播以來,已售出超過2,900萬張門票,在全球70多個國家播放。2016年,他在挑選大都會歌劇院歷史上第三任音樂總監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最終該職由涅傑—塞貢(Yannick Nézet-Séguin)出任。
2020年,Gelb主導推出了「大都會歌劇院每晚串流」(Nightly Met Opera Streams),吸引了全球超過2,000萬觀眾;同年還推出「在家盛會」(At-Home Gala)以及「Met 明星現場音樂會」(Met Stars Live in Concert)一系列付費觀看的串流項目。
他告訴《EL PAÍS》:「疫情一開始,我就覺得大都會有一分公共責任。於是我們立刻開始每天晚上免費播放一齣歌劇。但疫情之後,娛樂習慣已經改變,上電影院的人變少了,我們的全球觀眾大約只剩下疫情前的55%。雖然仍有跨越十一個時區的廣大觀眾,但以前每場直播能吸引40多萬人,現在大約只有20萬人。」
據Gelb指出,川普政府打壓移民的政策,已導致票房下滑。然而在2023年與沙烏地政府官員會面後,他認為與該國文化委員會的合作,將成為大都會歌劇院的重要轉捩點:「美國的表演藝術機構一直仰賴慈善捐助,我們沒有政府補助。但毫無疑問,最近幾個月,大家更害怕來紐約、來美國,這和百老匯一樣影響了我們。我們必須想辦法說服遊客回來,讓他們相信紐約不同於美國其他地方。我們也必須仰賴更多本地觀眾來看歌劇。」
回顧:
政策緊縮、觀光客少 大都會歌劇院銷售下滑
他補充說:「美國最有錢的人對藝術沒有興趣。他們關心的是重要的事,比如比爾.蓋茲致力於消除疾病,或是社會正義。但我們需要讓他們相信,大都會這樣的藝術機構本身就是社會正義體系的一部分。這是我的工作,要說服他們。」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