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我 實現夢想清單 戶外登山健行旅遊正夯! 西班牙朝聖之路、日本熊野古道、義瑞法名峰成寵兒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健康意識抬頭、追求挑戰自我及實現夢想清單等目標,紛紛投入戶外旅遊。從國內山林、健行步道開始,更進一步挑戰國際知名健行路線,如西班牙朝聖之路、熊野古道、法瑞義環白朗峰、挪威或紐西蘭等峽灣冰川行程。
📌 焦點 ①
高強度登山健行團 雙領隊為標配
登山健行行程中,安全與旅客照護視為首要任務。那米哥旅遊歐美紐澳暨行銷企劃部資深經理林秋媖說,目前市場上高強度登山健行團行程皆以派遣雙領隊為基本標準,那米哥旅遊的特殊性登山團除雙領隊外,有的還會配備當地嚮導,依團員人數比再增派。領隊除了需具備良好體力外,更強調危機處理、安全觀念、豐富的旅遊實務經驗以及團體協作能力,確保行程順利安全進行。
那米哥旅遊日本部長暨國內部經理林琛淯指出,考量近年來客群年齡有偏高趨勢,對於年長者參團,尤其75歲以上一般健行團或65歲以上登山團,會要求家屬陪同,以加強安全照護。那米哥旅遊的海外高風險行程更提供高額旅遊保險,涵蓋旅遊平安險(含急難救助)、履約責任險、海外緊急醫療等,合計超過1千萬以上,保障額度高於業界標準。
📌 焦點 ②
結合健行與旅遊元素 細節難度增加
丘山行總經理林學聖分享,由於行程結合健行與旅遊元素,規劃的細節和難度也大增。例如,在長天數的歐美行程中,需要考量餐食變化、不同路段的交通接駁(也可能需要另外多安排行李運送)。住宿安排尤其困難,因為許多健行地點位於偏遠小鎮或非熱門觀光區,優質住宿資源有限,常常需要提前一年預訂,且可能涉及不退款的訂金,增加了成團壓力。
還有某些地區的交通無法使用大型巴士,需要四輪傳動車或小型車接駁,因此戶外健行行程的規劃也相較一般旅行團來的繁複與細節多。但也因細膩規劃與口碑品質,丘山行的健行團回頭率極高,擁有超過一半的老客戶,因此每年都還會再開發新的路線行程,做出區隔與差異化。
📌 焦點 ③
客群年齡較長 體能程度分級
過去登山健行的主力客群多為40~60歲,但墾趣旅遊總經理高敏翔指出,疫情後健康意識提升,參與年齡層已擴展至25~65歲。只要行程未涉及高海拔或需特殊裝備的路線,大多數人都能輕鬆參與,行程也會針對不同體能設計分級。墾趣還會提供親子團、賞櫻賞楓等季節特色團,讓更多族群能依自身節奏體驗登山樂趣。
由於目前國際上尚無健走行程標準分級,旅行社會先了解客人體能狀況,進而推薦合適行程,確保安全與行程品質兼具。再來均是以小團出發的理念,領隊或導遊可以專注在團員的節奏、安全和照護上。
📌 焦點 ④
出現「登山小白」 從小眾走向較大規模
近年來,參與登山健行團的旅客組成明顯改變。趣健行總經理楊晴媚表示,疫情前多為具備登山經驗的山友,通常來自登山社團,能自我評估體能、提前4至6個月報名,團體人數也多為10人以下。然而,隨著疫情後健行風氣興盛,出現不少「登山小白」或僅有入門百岳經驗的新手,開始挑戰不同難度的海外行程,團體規模因此擴大。由於網路資訊常過於簡化,導致旅客低估難度或忽略風險,甚至與當地文化產生誤解。
因應此趨勢,旅行社在行前準備上應更加嚴謹,除實體與線上說明會外,趣健行也積極推廣海外行程體能訓練,報名至出發前會安排如「台北大縱走」等入門路線,協助旅客正確認識自身體能,進而可降低旅途中潛在風險,提升整體旅遊品質與安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