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冷暖溫差大到離譜?在冬天的北海道旅行時最衝擊的5件事!

LIVE JAPAN

更新於 02月07日00:30 • 發布於 02月07日00:30

北海道一到冬天就會被一片雪白覆蓋,持續著酷寒的天氣,在這麼嚴峻的環境中北海道人還是享受著白雪,對抗寒冷堅強的生活著。這回採訪了在嚴峻的北海道中旅行的遊客們感受到最衝擊的冬天回憶。(以下為受訪者的個人意見)

1.對「雪胎」的存在以及性能感到吃驚

「我在北海道旅行時租了一台車,對在雪上、冰上都不會打滑的特殊輪胎『雪胎』的性能感到不可思議。雖然英國的緯度和北海道沒什麼差,但幾乎不下雪,就算下雪也馬上融化,所以我幾乎沒有使用過雪胎」(英國/男性)
雪胎是為了在雪道、結冰的道路上等能安全行車所開發出來的輪胎,使用就算在低溫下也能保持柔軟的特殊塑膠,就算在結冰的道路上也能緊抓地面讓車子正常行駛,在北海道是必需品但在不下雪的區域是不會看到的。
北海道的各間租車店有許多含有雪胎的租車方案,如要在冬天的北海道開車兜風建議租借有雪胎的方案,不過就算性能在怎麼優秀也不能大意,在雪道行車時千萬要小心喔。

2.與酷寒的國家相比,札幌的冬天完全不冷

「在旅行時住在札幌的飯店,那時日本人的導遊通知說「今天非常寒冷要做好禦寒準備」,我就想到底有多冷?看了一下氣溫才零下10度,因為在我的國家有時只有零下20度,所以覺得才零下10度就非常寒冷也太誇張了。」(俄羅斯/女性)
這位女性所居住的俄羅斯薩哈林州比稚內市還要北,一年之中約有半年都是冬天,冬天時降雪量非常多根據地點也有零下30度的地區。在札幌一年之中也會有幾次降起大量白雪的大雪(ドカ雪),但對於生活在極其酷寒,積雪極深的人們而言也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3.在冬天吃碗含有生薑的旭川拉麵溫暖身體

「我最愛『旭川拉麵』。雖然札幌拉麵也很好吃,但在我心中海鮮和豬骨搭配平衡的旭川拉麵是NO.1,特別在寒冷的冬天吃的生薑拉麵暖和身體,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這更美味的東西了」(澳洲/男性)
旭川拉麵為細縮麵,以豬骨和海鮮高湯搭配出來的W湯頭為特徵,具有衝擊力的濃厚味道、引出食材最大鮮味的簡單味道等根據店家提供多種口味,旭川的冬天也有接近零下30度的氣溫,添加生薑泥的「生薑拉麵」可以暖和身體。

4.室內室外冷暖溫差大,有時還會差到30度以上!

retirementbonus / Shutterstock.com

「北海道的冬天非常冷但是室內比夏天還熱,溫差還會超過30度以上,我穿著禦寒的衣服走進購物中心,流汗後感冒了。比起毛衣穿著有拉鍊的外套等穿脫方便的衣服調整溫度會比較好」(印度/男性)
北海道建築物的氣密性很好冬天很溫暖,暖到大家都說「在冬天穿著T恤吃著冰淇淋」。巴士、鐵道等暖氣強,穿著禦寒衣物會感覺到很熱,要注意服裝小心不要因為流汗著涼引起感冒喔。

5.視野突然消失的「白矇天」非常恐怖!

「我在二世谷玩完單板滑雪後從滑雪場走回飯店時,遇到視野瞬間變成雪白一片的『白矇天』,完全分不清楚上下左右,不禁當場跌坐在地,連車子接近都沒有發現,感受到『不知道會遇到意外還是遇難』的恐怖」(法國/女性)
白矇天是由「地吹雪」所引發的現象,積在地上的白雪因風飄起,阻礙了視野。由於容易發生在氣溫低有強風的地點,因此滑雪場附近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遇到地吹雪遠離車道到安全的地方等待天氣恢復穩定。如果是在開車時遇到,可能會因為排放的尾氣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可以關閉引擎,或者注意排氣孔不要被雪塞住。

冬天的北海道太讓人著迷~

現今在瞬間就能收集世界情報,也許會減少讓人驚訝的事情,可是在前往當地發現新事物是旅行的醍醐味,邂逅感動的景緻、與人們接觸溫暖心靈等享受北海道的冬天。另外北海道的冬天非常寒冷,有許多危險的地方,徹底做好準備注意健康來場安心的旅行。
Text by:Masakazu
▼你還會有興趣

▶北海道行前必讀!2月冬天天氣&服裝建議總整理,穿什麼就看這篇~

▶小樽冬天景點10選:運河點燈、浪漫白雪世界等必去踩點懶人包

▶立刻把我們加入LINE好友 一起發掘更多日本好吃好玩的新事物!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甜根子草花海X純白大橋!近距離花景5大美拍角度推薦

景點家
02

「2025桃園萬聖城」即將10底登場 邀您在「魔蛛古堡」冒險、尋寶!

旅遊經
03

這、這也太小?日本飯店的這一點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LIVE JAPAN
04

日本免治馬桶一試成主顧?讓人大吃一驚的日本廁所二三事

LIVE JAPAN
05

年吸623萬遊客 台灣1景區超夯

NOWNEWS今日新聞
06

2025年度「日本夜景遺產」新出爐!夜景達人再選8處景點

旅奇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