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最聰明的錢也救不了!比爾蓋茲力挺的植物肉公司,市值蒸發99%

商周.com

發布於 09月01日01:00 • 陳育晟 編譯

曾獲得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投資的植物肉新創企業「Beyond Meat」(超越肉類),如今竟陷入破產疑雲。

有多慘?看股價就知道。Beyond Meat從最高點的234美元,到現在2.4美元左右,市值蒸發近99%。

債務壓頂,Beyond Meat急祭改革自救

Beyond Meat創辦人暨執行長布朗(Ethan Brown)祭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請來企業重組顧問公司AlixPartners專家博肯(John Boken)擔任臨時首席轉型長,裁員6%員工,並精控成本、提升毛利率,以達成2026年下半年實現獲利轉正目標。

然而,美國財經媒體TheStreet分析,Beyond Meat正遭遇嚴重的現金流問題。截至今年6月28日為止,該公司現金與等價財產餘額大約為1.1億美元,但未償還債務餘額卻高達12億美元,想避免走上破產聲請這條路,並滿足即將到來的現金需求,機會相當有限。

對此,Beyond Meat發言人表示,「我們沒有,也不打算聲請破產。」專注在脫碳飲食的媒體「綠后」(Green Queen)指出,Beyond Meat的未償還債務來自2027年到期的可轉換債券,該公司一直尋求多種方案應對,去年也曾和債券持有人談判,今年更從推廣植物性飲食的非營利組織、Ahimsa基金會旗下全資子公司獲得一億美元融資,顯示Beyond Meat在2027年以前仍有時間償還債務、避免破產。

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原因在於植物肉產業正面臨整體衰退。

曾被視為「下一個植物奶」,植物肉產業全面退燒

瑞穗證券食品和健康生活資深分析師鮑姆加特納(John Baumgartner)表示,Beyond Meat在2019年首次公開募股時,各界原本認為,植物肉市場可以比照植物奶在牛奶市場市占率擴張的模式,在十年內達到300億美元規模。

不過,財經媒體CNBC指出,如今該產業不再持續成長,而是銷售下滑、裁員不斷、工廠關閉。不只Beyond Meat的營收在2024創5年新低,澳洲的V2food也因營運不佳而關閉旗下工廠,而另一家植物肉新創企業「不可能食物」(Impossible Foods),估值也縮水了8成。

植物肉的退燒,原因之一就是消費者覺得太貴且難吃。食品市場智庫Packaged Facts曾估計,美國消費者購買冷藏植物肉的平均花費比傳統鮮肉高出兩倍。「不可能食物」執行長麥吉尼斯(Peter McGuinness)也向《華爾街日報》坦言,最大挑戰就是人們認為植物肉不好吃。

另外,缺乏投資也是產業共同困境。綠后統計,今年第二季,整個產業才募得1億2千7百萬美元,裡面還包括Beyond Meat所募得的1億美元,顯示投資並不熱絡。

優格冰淇淋效應:市場被瓜分,無人能稱王

更深層的因素,則是「優格冰淇淋效應」。TheStreet比喻,小鎮上開了第一家自助優格冰淇淋時,門口總是大排長龍,但開第二家時,兩家店生意都變差。後來店越來越多,市場被瓜分得太零散,根本沒人能成功。

植物肉市場正面臨此困境。TheStreet不諱言,喜歡植物肉的人確實很喜歡,但這是利基市場,成長空間不大,加上超越肉類和其他產品並未有太大差異化,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之際,自然逐漸走下坡。

對於眼前重重挑戰,Beyond Meat採取激烈行動扭轉命運,正把公司名稱的「肉類」刪除,以專注在傳統植物蛋白,並推出成份更單純、不以模仿肉類為目標的新品Beyond Ground,在目標消費者間獲得熱烈迴響。

這能否在植物肉市場退燒中,協助超越肉類找到新定位,將是食品產業接下來的重要觀察指標。

資料來源:The StreetGreen QueenCNBCThe Wall Street JournalFortuneGMO News

核稿編輯:楊少強
責任編輯:林易萱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輝達落腳台北恐告吹?新壽說明4方案 北市府合意終止條件不合理

anue鉅亨網
02

聯電收盤跌1.02% 傳啟動供應鏈降價15%以上、公司不評論

經濟日報
03

女星買房圓夢2/北漂6次租屋練就精準眼光 林逸欣看第3間房果斷出手原因曝

鏡週刊
04

5步驟操作底部反轉的好股票

Smart智富月刊
05

女星買房圓夢1/靠自律定存插旗大安區房產 她吃到5年房市大紅利

鏡週刊
06

她想55歲提早退休、月領2萬退休金…44歲「投保45800逾5年」能達標?「關鍵公式」活越久領越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