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停止時,重新定義古典樂—2022印第安納波里斯小提琴大賽金牌得主黃凱珉,獨奏會本週北高登場
▲首圖:小提琴家黃凱珉即將於本週末舉行獲印第安納波里斯大賽金牌後的首次台灣獨奏會
2022年9月,美國於世界樂壇最知名、影響力最大的印第安納波里斯小提琴大賽,在疫情逐漸看到結束曙光時舉行,最終由美國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勇奪金牌,出身台灣的她,也讓這個大賽繼2018年林品任掄元後,連續兩屆出現台裔的小提琴家奪冠,創下記錄。黃凱珉也將在本週六(3/29)晚間7點半於臺北國家音樂廳,以及下週一(3/31)晚間7點半於高雄衛武營表演廳,攜手任教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台灣鋼琴家陳致宜,帶來她榮獲金牌後的首次在台獨奏會,展現其征服評審與觀眾的舞台魅力,以及自己對古典音樂的獨到見解。
即便從小生長於美國,黃凱珉對於台灣並不陌生:「我們家人幾乎都在台灣,每年都至少回來一、兩次,並且吃一堆美食!」家裡並非音樂背景,小時黃凱珉只是依照父母的期望學習樂器:「一開始本來想學鋼琴,但因為我的手太小,老師就建議學小提琴好了,可以從最小號的1/16琴開始學,沒想到一學就愛上了。」黃凱珉自幼就展現極高天賦,9歲就登台與管弦樂團合作,並且在2006年時受TED Talk之邀,年僅11歲的她在兩千位觀眾前演奏並分享她對於小提琴的熱愛,也讓很多人在還沒認識黃凱珉的名字之前,就已經欣賞過她的演出。之後她更得到2009第六屆柴可夫斯基青年大賽的首獎、2011年庫柏大賽首獎、2013年韋爾比亞音樂節獎項等,獲獎無數。
然而,這條路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順遂,尤其在2019年下半年,黃凱珉正好修畢學業,加上與當時的經紀公司也結束合作,正當徬徨於下一步要怎麼走的時候,COVID疫情突然來襲,對於倚賴舞台的音樂家來說,世界就像是暫停了一樣:「一開始很緊張,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一直關在家裡。」但漸漸地,黃凱珉發現這是她投身演奏後,難得出現的「空檔」時光:「我告訴自己,要好好把握這段時間,一個月至少學一首協奏曲、一首奏鳴曲、一首炫技曲。」就在這個只有小提琴與樂譜的日子裡,黃凱珉對於演奏有了全新的體悟:「過去在比賽時,總會想像評審喜歡什麼,但在這陣子的自我學習後,我完全改變為展現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喜歡的詮釋。」當時報名2022年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大賽,也完全是這樣的純粹想法出發:「我其實沒有特別想說要得名,而是很想趕快站上舞台,拉出自己的演奏!」就這樣,在世界停止時,黃凱珉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也成功打動了在場所有人。
▲鋼琴家陳致宜(左)與黃凱珉(右)一拍即合,合作相當有默契
大賽提供的不只是金牌與獎金,同時也有四年的經紀約,加上安排各地演出機會,黃凱珉也因此與鋼琴家陳致宜結下合作之緣。陳致宜同樣也是台灣出身,他回憶自己從小就很樂意與其他同學進行鋼琴合作,一直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念書時,也是一間一間琴房敲門,表示自己願意接受任何鋼琴合作機會。之後陳致宜也成為印第安納波里斯大賽的指定鋼琴合作家,給予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穩固的舞台。兩人其實沒有機會在2022年的大賽中演出,是後來黃凱珉要到芝加哥演出時沒有合作鋼琴家,透過大賽找到陳致宜一起登台,兩人在個性與默契上都一見如故、一拍即合,逐漸成為長期的穩定合作對象。陳致宜如此形容黃凱珉:「她非常樂觀、正面,完全是『Ms. Sunshine』,演奏起來十分具備感染力。」而黃凱珉也說道:「要遇到好的鋼琴合作家太不容易了!我也非常開心能找到她。」
至於本次要呈現給台灣觀眾的曲目,黃凱珉表示,這是自己近年來常在思考的面向:「過往古典樂太常只演出以德奧為主的白人男性作曲家作品,當然我也是很喜歡這些經典,但也應該要讓大家看到更多不同的聲音與觀點,並且希望啟發觀眾去找更多的作品來認識。」因此,上半場將會以史特拉汶斯基的《義大利組曲》開場,這是黃凱珉從小就很喜歡的作品:「一開始很巴洛克,後來作曲家的性格不斷冒出來,最後變成相當史特拉汶斯基的風格。」而且擁有七個精采樂章的此作,就像是吃飯的開胃小菜一樣,給人一道又一道的驚喜。浦朗克的《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則是近年來演出頻率越來越高的曲目,黃凱珉特別重視此曲的創作故事:「它創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又以西班牙獨立戰爭時去世的詩人做為靈感,整首曲子的情緒廣度極大,又有很多粗獷的部份,是繼美麗又痛心的曲子。」
在中場休息稍微讓觀眾緩和情緒後,下半場第一首帶來的是貝多芬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我最愛的作曲家就是貝多芬,第一號是他很早期的作品,相當年輕、陽光,但也有他不想依照規矩來的嘗試。」之後兩首曲目,台灣觀眾應該很少聽到,都是黑人作曲家的作品:科爾里奇-泰勒.帕金森《藍調曲式》與山繆爾.科爾里奇-泰勒《深河》:「我覺得,我們現在站在一個『重新定義』古典樂的時代,必須要讓更多人聽見不同的聲音,所以我挑了他們的曲子,也是希望台灣觀眾可以多認識這些優秀的作品。」有趣的是,兩位作曲家的名字相當相近,這也是有箇中緣由:「山繆爾.科爾里奇-泰勒是很難得在18世紀能夠立足樂壇的黑人作曲家,而帕金森的母親因為非常敬佩他,就把兒子命名為科爾里奇-泰勒。」最後黃凱珉會以聖桑/易薩伊的圓舞曲式隨想曲作結,這是首十分精采迷人的作品:「就像放煙火一樣,希望帶給大家絢爛的結尾。」
黃凱珉2025小提琴獨奏會將於3月29日(六)晚間7點半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以及3月31日(一)晚間7點半在高雄衛武營表演廳演出,詳細節目資訊請洽主辦單位PAI鴻宇國際藝術,購票請洽OPENT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