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麼辦?科學證實:「這三種運動」比安眠藥更有效!輕鬆入睡、深度睡眠一次到位 |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Ekaterina Goncharova
[table-of-contents title=''][/table-of-contents]
當你夜裡輾轉難眠時,通常第一個想到的解決辦法會是吃安眠藥(如果你更養生一點,那可能是鎂或者是褪黑激素)。然而有新研究指出:真正能改善失眠症的關鍵並不在小藥瓶裡,而是運動。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ournal 期刊的研究發現,這三種運動可能是最有效能讓你沉入夢鄉的方式——瑜珈、太極、慢跑(或健走)。
研究人員分析了 22 項涉及超過 1,348 名患者的臨床試驗,檢視了 13 種旨在改善睡眠的療法,其中包含七種運動方式:瑜伽、太極、健走或慢跑、有氧運動合併治療、有氧加肌力訓練、單純肌力訓練,以及混合有氧運動。
其他方式則包含認知行為治療、阿育吠陀、針灸,以及生活方式調整等傳統療法。
運動如何改善失眠?
雖然認知行為治療在「延長總睡眠時間」方面的效果最大,但以運動為基礎的介入同樣有效。
瑜伽能讓總睡眠時間平均增加將近兩小時,並可能使「睡眠效率」(實際睡著時間相對於在床上的時間)提升近 15%。它還能縮短「入睡潛伏期」(從清醒到入睡所需的時間)約 30 分鐘,並減少入睡後清醒時間將近一小時。
健走或慢跑則可使失眠嚴重程度下降近 10 分,而太極可能降低超過 4 分,並延長睡眠時間約 50 分鐘,將入睡潛伏期縮短約 25 分鐘。更重要的是,太極在主觀和客觀的評估結果上都超越其他治療,效果甚至可維持長達兩年。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Westend61
為什麼這些運動這麼有效?
研究人員指出,瑜伽中包含的呼吸控制、專注訓練與身體覺察,能改變腦部活動,並幫助緩解焦慮與憂鬱症狀,而這些往往會干擾睡眠。
而打太極時,呼吸控制能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減少過度亢奮。它的冥想與正念元素,也能幫助情緒調節,讓大腦「安靜下來」。
至於健走或慢跑,則能降低皮質醇水平、消耗能量並促進褪黑激素分泌,進而增加深層睡眠的時長。
我需要做多少運動來幫助睡眠?
每天快走 10 分鐘就能納入 NHS 建議的每週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而瑜伽、皮拉提斯與太極則算作增強肌力的活動。成人應該盡量把運動分散在每週四到五天進行。
研究指出:「這項研究的發現進一步凸顯了運動介入在治療失眠上的療效潛力,並有望成為可行的主要治療選項。」
瑜伽、太極、健走或慢跑這些運動方式有許多優點,像是低成本、副作用少、容易取得等等,因此它們非常適合被納入基層醫療與社區健康計畫中。
COPYRIGHT: Hearst Owned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如果你深受失眠的困擾,不妨先放下手中的藥品或保健品,嘗試這三種運動,或許你會找到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超慢跑」減肥教練建議多加「1件事」更速效!「超慢跑」姿勢、裝備、跑多久、2種人不適合
>> 「西班牙深蹲」是什麼?瘦腿不傷膝!比一般深蹲更輕鬆友善,練出韓團鉛筆腿
>> 上班久坐傷心臟!15個日常動起來的小習慣,上班族也能隨時做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